第113章 杜远议军国大事,笑翻众人。

“这地砖,亮得能照出人影哩,咋敢下脚……”

“这房梁,比村口的老槐树还粗壮……”

三人如同跌入了琉璃世界,眼花缭乱,嘴里不住地惊叹,同时感到肩上那“打扫”的差事,简直如同蚂蚁撼树般艰巨。

杜远仔细叮嘱了一番,留下钥匙,又预支了足额的工钱。三人接过钱,手抖得厉害,千恩万谢,赌咒发誓必定将这宅子伺候得光亮如新。

妥善安置了宅邸事宜,杜远便一刻不敢耽搁,径直往那九重宫阙行去。

在两仪殿外静候宣召时,杜远心神微敛,暗自思忖陛下突然召见的缘由。是石炭司与煤炉推广遇了梗阻?还是朝中又起了关于他的非议?亦或是……与他昨日宴饮间偶然向陛下提及的那个筹建“医学院”的大胆构想有关?

“宣,蓝田县子杜远觐见!”

内侍尖细而悠长的唱报声划破了殿前的寂静,也打断了杜远的思绪。他迅速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将一切杂念压下,目光沉静,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了那扇决定帝国命运的金殿大门。无论前方是何等议题,他已然感到,自己正立于新的潮头,准备迎接下一次波澜。

杜远步入两仪殿,立刻感受到一股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凝重气氛。殿内不仅坐着常客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以及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恭等武将,连平时深居简出、主要负责对外征伐的卫国公李靖也赫然在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位重臣面色严肃,或沉思,或低语,目光都聚焦在御案前那巨大的军事舆图上。李世民更是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舆图上划动着,周身散发着一种锐利而压抑的气息。

杜远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这阵容,这气氛,绝非寻常政务!肯定是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依礼参拜:“臣杜远,叩见陛下。”

李世民似乎才从深沉的思虑中回过神,抬了抬手,语气有些疲惫:“平身吧。一旁听着。”

杜远依言起身,小心翼翼地退到程咬金和下首的位置,竖起耳朵聆听。

只听李靖正在沉声分析:“……突厥颉利可汗虽于去岁被击退,然其主力未损,今冬雪灾,牛羊冻毙甚众,其内部必然生乱,兵力亦较往年虚弱。此乃天赐良机……”

房玄龄补充道:“然突厥骑兵来去如风,其王庭位置飘忽不定。若大军征讨,耗费巨大,若寻其主力不得,恐徒劳无功,反损我军士气。”

杜如晦咳嗽了几声,接口道:“需有一支精锐,能长途奔袭,直捣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