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琉璃陷阱与美人计

“崔大夫!卢侍郎!尔等所言,实乃大谬不然!拍卖之事,明码标价,公平交易,价高者得,童叟无欺,何来‘巧取豪夺’之一说?莫非诸位家中的管事、子弟在拍卖场上争先恐后、踊跃举牌叫价,是被人拿了刀剑逼着的不成?真是岂有此理!”

“与民争利?”魏征冷笑一声,目光如电扫过崔、卢等人,“杜远所购田产、店铺、工坊,难道不是从诸位口中所谓的‘民’手中,白纸黑字、自愿买卖所得?难道诸位高高在上的门阀望族,今日竟要自降身份,与黔首黎民并列,自诩为‘民’了?此等言论,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动摇国本?”魏征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于大殿,“今岁天下丰收,仓廪盈实,百姓安居乐业,路无饿殍,此乃千年未有之盛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赋税充足,边军粮饷无忧,武备修整,此乃前所未有的稳固国本!杜远献新粮活民无数,兴百工富国强兵,其功昭昭,日月可鉴!反倒是尔等,往日里为了一己之私,操纵粮价、囤积居奇、兼并土地之时,可曾有一刻想过‘国本’二字?

如今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拿出些许家中积蓄购买陛下所好之物,又或是为了周转,卖出些许田产铺面,便在此如同市井泼妇般哭嚎叫屈,岂是世代簪缨之体面所为?!”

房玄龄也适时慢悠悠地出列,语气一如既往的平和,却字字如绵里藏针,直指要害:“陛下,臣以为,市场买卖,自有《贞观律》法度为之规范。杜远有钱愿买,有人自愿出售,两厢情愿,立契为证,合乎国法,亦合情理。”

“若仅因买卖之结果不利于某一方,便要朝廷强行干预,甚至动辄查抄臣民合法所得,则国家法治威严何在?契约信义精神何在?日后天下商事往来,还有谁敢放心进行?再者,据臣所知,杜远所获之财,大多用于杜家村建设、资助医学院培养良医、兴办学堂启迪民智,以及充实陛下内帑以应不时之需,并非用于一人之奢靡享乐。其行于国于民,皆有大利焉,何罪之有?”

杜如晦、甚至一向圆滑的长孙无忌,也或直接或委婉地表示,此事于法于理,杜远并无错处,世家此番发难,实属输不起的无理取闹。

李世民高踞龙椅,面无表情地听着台下双方唇枪舌剑,心中却是冷笑连连,快意无比。他等待这一幕已经等了太久。看着这些往日里眼高于顶、连皇权都时常阳奉阴违的世家代表们气急败坏、却又在法理上无可奈何的窘迫模样,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最终,他目光淡淡扫过全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众卿所言,朕已知晓。然,拍卖之事,朕深知其情,皆依律法而行,并无不妥之处。民间田产买卖,亦属寻常商事,朝廷岂可随意干预?此事,就此作罢,无需再议。”

轻飘飘一句话,却蕴含着九五之尊的绝对意志,如同冰水泼下,瞬间将世家们精心酝酿、汹汹而来的攻势彻底瓦解,浇灭。

崔仁师、卢承庆等人面色由青转紫,浑身难以抑制地颤抖,手指死死攥着玉笏,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他们死死盯着魏征、房玄龄等人,眼神中充满了怨毒、愤怒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惧。

他们明白了,在明面上,在这太极殿的朝堂之中,他们已然一败涂地!皇帝和他的心腹重臣,早已和那个该死的杜远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既然明路不通,那便唯有铤而走险,行阴私之道!

退朝之后,几家损失最为惨重的世家核心人物,于密室内悄然聚首,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张阴沉扭曲的面孔。

“杜远此子!断不可再留!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彻底铲除!”声音压抑着疯狂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