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杜远为了杜家村库房里那堆积如山、几乎快要溢出仓门的银钱,开始认真筹划诸如“全村民用水泥路网升级”、“大型水力驱动工坊集群”、“普及型蒙学体系扩建”等更为宏大的“花钱”计划时。
一场毫无征兆的剧烈政治风暴,如同腊月里最凛冽的寒风,猛地撕裂了贞观初年那看似海晏河清的朝局表面。其来势之凶猛,影响之深远,直指帝国最核心的继承秩序,足以动摇大唐的根基。
这场风暴的源头,恰恰始于李世民近来着力推行的一项彰显仁德的善政。他深知刑狱关乎人命,最忌草菅,为最大程度避免冤假错案、错杀无辜,特意颁布诏令。
明确规定:自此以后,天下所有判处死刑的案件,无论案情轻重,都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程序——京师地区的案件须“三复奏”,地方案件更须“五复奏”,即反复核查上报,最终由皇帝本人亲自披阅裁定,朱笔勾决后方可执行。
与此同时,为了悉心培养太子李承乾,使其逐步熟悉政务,为将来继承大统做好准备,李世民开始有意识地让他接触并尝试处理一些不太紧要的普通政务(史称“断庶政”),自己则从旁观察、指点。
这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培养继承人、并施仁政于天下的正常举措,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深谋远虑与慎刑爱民之心。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平静的水面之下,早已暗礁丛生。
就在李承乾刚刚开始协助处理政务不久,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意外”便猝然发生。那是在东宫专属的演武场上,一次例行且再普通不过的骑射练习。
太子李承乾骑乘的,是一匹素以性情温顺、步伐稳健而着称的西域良驹,平日与他极为熟稔。
可就在太子策马奔驰、准备开弓射靶的瞬间,那匹御马竟毫无征兆地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随即如同被恶鬼附体般彻底失控!它人立而起,继而疯狂尥蹶子,将猝不及防、毫无心理准备的李承乾狠狠地从马背上甩飞出去!
更为不幸的是,太子坠落的位置恰好靠近场地边缘,他的左腿在空中失去控制,以一种极其扭曲、刁钻的角度,重重地撞击在了一个用于固定箭靶的坚硬石礅棱角之上!
在场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那令人牙酸的“咔嚓”骨裂声!李承乾当场痛昏过去,左腿小腿处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弯曲,鲜血迅速染红了裤管。
太医署的所有顶尖国手被火速召入东宫,经过连夜数轮的紧张抢救,虽然勉强保住了太子的性命。
但为首的太医令在向皇帝回禀时,却是面色灰败,汗透重衣,跪伏在地,用颤抖而隐晦的言辞表示:太子腿伤极重,胫骨腓骨皆断,经脉受损严重,即便日后伤口愈合,骨骼接续,也极大概率会留下严重的残疾,行走之时恐怕难以避免跛足之态!
“太子坠马,腿骨粉碎,恐成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