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唐缺马,长孙无忌的阴谋。

强大的帝国需要锋利的爪牙,而战马,便是这爪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事关乎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确需慎重。”他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带着决断,“诸卿今日所议,各有见地。

且回去后,再细细思量,广纳建言,若有更稳妥、高效之良策,可详细斟酌,具本上奏。今日,暂且议到此吧。”

带着一丝未能彻底解决难题的凝重与隐忧,朝会在一片不算轻松的气氛中散去。

然而,表面的朝议结束,暗中的涌动却刚刚开始。几位身着紫袍、气度雍容的五姓七望代表,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不着痕迹地调整了步伐,看似随意,实则目标明确地跟上了正欲离开太极殿、眉头紧蹙的长孙无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片刻之后,长孙府邸一间陈设古雅、门窗紧闭的僻静书房内。烛台上的火苗不安地跳动着,在墙壁上投下摇曳晃动的阴影,将围坐在紫檀木圆桌旁的几张面孔映照得明暗不定。

除了主人长孙无忌,在座的还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三四位在朝中根基深厚、影响力不容小觑的世家官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闷而阴郁的气息,与窗外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格格不入。

“辅机兄,” 博陵崔氏的一位代表,崔仁师(或其族中重要人物),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刻意压低,却难以完全掩饰语气中那股难以抑制的愤懑与焦虑,“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你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了。

那杜远小儿,先是以那妖言惑众的‘报纸’,肆意污蔑,毁我世家数百年清誉于前;如今更是在这庄严朝堂之上,如此张扬跋扈,哗众取宠!偏偏……偏偏陛下还深受其蛊惑,竟……竟当众说出那等决绝之言,几乎断绝了所有转圜余地!

长此以往,这朝堂之上,纲纪何存?还有我等秉持圣贤之道、诗礼传家之人的立足之地吗?”

另一人立刻接口,语气更加尖锐,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此子不除,必成我等心腹大患,国之大蠹!他那些所谓的‘奇技淫巧’,看似能富国强兵,利国利民,实则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之间,动摇我等世家立足之根基!若再任其坐大,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想办法,尽快遏制其势!”

众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紧紧聚焦在一直沉默不语、只是用手指缓缓敲击着桌面的长孙无忌身上。

他们心知肚明,长孙无忌不仅仅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更是皇帝最为信任倚重的外戚和首辅之臣。

而且,他与那风头正劲的杜远之间,还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极其敏感的“沟壑”——那便是陛下与文德皇后的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的归属问题。

提到李丽质,长孙无忌一直低垂的眼睑猛地颤动了一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鸷与冰冷。

他岂能不知这些老牌世家此番找上自己的真实目的?无非是想借自己这把“刀”,去对付那个让他们感到威胁和不安的杜远。但这一次,他几乎是心甘情愿地想要被他们“利用”。

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他们这些传统门阀世家共同的利益和地位,更是为了他那不成器却寄予厚望的儿子长孙冲,也为了他自己心中那份绝不能宣之于口的、对权势格局的深刻担忧——绝不能让杜远这个变数,娶走丽质!

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当初在杜家村那令人难堪的一幕:丽质那丫头,是如何不顾皇家公主的礼仪身份,当着太上皇、众多勋贵子弟乃至下人的面,脱口说出要嫁给杜远那等惊世骇俗的混账话!

更可气的是,当时已然退位的太上皇李渊,非但不加制止,反而在一旁捋须微笑,一副乐见其成、甚至隐隐有赞同鼓励之意!

虽然后来陛下和皇后,虽然严厉斥责了丽质的失仪,但……知女莫若母,皇后私下里也曾不止一次感叹杜远之才,言语之间,对其并非全然否定,甚至流露出几分欣赏……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