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奥斯卡影帝长孙无忌。

李世民心中再次为长孙无忌的演技喝彩,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沉吟与权衡之色,目光威严地扫过在场鸦雀无声的百官。

最终,以一种带着欣慰与决断的语气沉声道:“赵国公能迷途知返,以血脉传承、人伦大道为重,朕,心甚慰之!准卿所奏!长乐公主与长孙冲之婚约,自此解除,前事不咎!”

婚约解除的旨意刚落,早已准备就绪的太子李承乾,立刻手持早已拟定完善的章程,精神抖擞地昂首出列,声音洪亮,充满了储君的自信与担当:“父皇!赵国公献盐铁之业于国,杜县公献强军之策于朝,皆乃彪炳史册之不世之功!然盐铁之事,关乎国计民生之根本,非革新不足以应对时艰,非统筹不足以发挥其利!”

儿臣不才,愿以此为契机,请缨主持‘大唐盐铁总公司’之筹建事宜,整合现有资源,大力推行杜县公所献之革新良法,必使我大唐盐铁之利,倍增于前,以此强盛国力,普惠天下万民!”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顺势接过了长孙无忌“献上”的巨大产业,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革方向与雄心,充分展现了储君的责任感与魄力。李世民看着眼前意气风发、日渐成熟的嫡长子,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与赞赏,当即朗声准奏:“善!皇儿有此志气,朕心甚喜!此事便由太子全权负责,杜远、长孙无忌协同办理,务必早日成效!”

一系列重大的决策似乎已尘埃落定。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大戏即将落幕之际,李世民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整个校场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比之前目睹骑兵三宝、甚至比听闻盐铁易主时更加强烈、更加难以置信的震惊浪潮!

只见李世民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的目光慈和而深邃,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决断与器重,越过众人,精准地投向了站在武将班列前方,因诸事顺利而面露淡然微笑的杜远。

“杜爱卿,”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自你入朝以来,献曲辕犁、耧车,活民无数,功在社稷;献水泥新路,便利交通,惠及商旅;献红薯、玉米,解饥馑之忧,堪称祥瑞;献筒车、养殖新法,富足百姓……更屡献良策,解朕与皇后心头大患,救朕爱女性命……你之功绩,桩桩件件,皆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鸦雀无声的百官,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而充满力量,甚至带着一种近乎长辈对子侄的亲近与认可:“朕,赏你金银珠玉,你视若浮云;赐你高官厚禄,你意不在此,心心念念,仍是你那杜家村,是这天下黎民。朕常思,该如何酬你之功,报你之情。”

在所有人屏住呼吸、心跳几乎停滞的注视下,李世民一字一句,如同黄钟大吕,石破天惊:

“今日,朕便赐你一件,朕视若瑰宝、珍爱逾性命之物!”

“朕,特旨,将朕之爱女,长乐公主李丽质,下嫁于蓝金谷县公、将作监少监杜远!”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强调道:“非是依循旧制,招你为驸马都尉,尚公主!而是以大唐公主之最高礼仪,凤冠霞帔,嫁入你杜家!丽质,将是你杜远明媒正娶之正妻!”

“轰——!”

这一下,仿佛一道九天惊雷直劈而下,整个校场彻底炸开了锅!不是尚公主,而是嫁公主!这意味着,李丽质将彻底脱离皇室对驸马的某些限制与规矩,以杜远正妻的身份(虽地位依旧尊崇无比,但礼法上已截然不同于招驸马)进入杜家!

这是何等的旷世恩典!何等的破格殊荣!自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先例!这几乎打破了皇室与臣子之间的最后一道身份壁垒!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远超想象的旨意震撼得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就连早已心有准备的杜远,此刻也微微睁大了眼睛,虽然他预料到李世民会成全,但绝未想到,竟是以如此彻底、如此不留余地、如此高调宣告天下的方式!

长孙无忌适时地深深低下头,掩去眼中一丝真正的、复杂的释然与感慨。

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先是愕然张大了嘴巴,随即反应过来,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哄笑与真心实意的祝贺声。

而隐藏在百官队伍中的那些五姓七望及其他世家门阀的眼线,则瞬间面色惨白如纸,浑身发冷,他们清晰地意识到,杜远所获得的圣眷与地位,已然达到了一个他们永远无法企及、更无法撼动的巅峰!

一场始于赌约的风波,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帝国的军国大事,更以这样一种谁都未曾预料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也再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天下宣告了杜远在这煌煌大唐,那独一无二、卓然超群的地位。

夕阳的余晖,慷慨地洒满整个校场,为这充满了传奇、逆转与荣耀的一天,镀上了一层无比辉煌、永恒难忘的金色。历史的篇章,在此刻,被浓墨重彩地书写下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