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西域惊变,丝路断绝

无论是为了扞卫帝国不可侵犯的尊严,为了夺回关系国计民生的丝绸之路,还是为了打击西突厥日益膨胀的野心,出兵高昌,已是箭在弦上,朝野上下,同仇敌忾。

李世民冰冷的目光扫过殿下摩拳擦掌的将领们,声音带着金铁交鸣之音:“高昌自寻死路,朕便成全他!谁愿为朕执此帅印,踏平此獠,扬我大唐赫赫天威?”

就在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众沙场宿将热血上涌,纷纷欲出列请战之际,文官队列中,以崔、王、卢等山东世家为代表的势力,却抢先一步。

只见御史中丞王珪,这位出身太原王氏,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臣,手持玉笏,步履沉稳地出班,声音清越而笃定。

“陛下圣明!高昌小丑,跳梁不足为虑。然其背后确有西突厥身影隐现,此战贵在神速,需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克定,方能震慑四方宵小。

臣遍观朝中大将,潞国公侯君集,曾随李卫公(李靖)深研兵法,参与平定东突厥、吐谷浑等诸多大战,经验老辣,勇猛善战,更兼深谙西域情势,实乃帅才之不二人选,足可担此西征重任!”

此言一出,仿佛发出了一个信号,顿时引来众多世家出身官员的齐声附和。

“王大人慧眼识珠!潞国公确是最佳人选!”

“侯将军勇冠三军,智勇双全,定能马到成功,克竟全功!”

这看似一心为公、举贤不避亲的场面,其背后却是一场肮脏的交易。就在前夜,潞国公府那间隔绝内外的密室里,烛影摇红,侯君集与几位代表着五姓七望利益的幕僚已达成了默契。

世家门阀动用其朝堂影响力,全力助侯君集夺取此次西征的帅位,助他积累足以封公晋爵的军功,进一步扩张其在军中的势力版图;

而作为回报,侯君集则需在军中“格外关照”几位被安插进来的世家子弟,并借这刀剑无眼的战场,完成他们另一个阴毒的目的——将那个屡次破坏他们利益、风头正劲的杜远,以及与他交好、同属皇帝有意扶持的“新贵”集团代表程处默等年轻将领,一并“送”上这看似荣耀、实则步步杀机的征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深谙战场法则,即便大唐军势雄壮,胜算极高,但在广袤西域,面对神出鬼没的西突厥游骑,让一两个“不懂规矩”、“碍手碍脚”的年轻将领“意外”殉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此举既能拔掉眼中钉、肉中刺,又能沉重打击皇帝倚重的新兴势力,削弱皇权,可谓一石二鸟的绝妙毒计。

时机恰到好处,侯君集昂首出列,一身甲胄虽未在身,却仿佛带着战场硝烟的气息,他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充满了忠勇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