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窗边那台漆黑的望远镜,看到了那张破旧的沙发和上面搭着一件褶皱的外套,看到了书架上一排排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办公桌废纸篓里那团显眼的稿纸上。
李达康眼尖,也看到了,他一个箭步上前,也不顾失态,伸手将那团稿纸捞了出来,展开一看,上面那行“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字迹,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底生疼。
他正要发作,向沙瑞金控诉这桩“不务正业,一心只想着辞职”的铁证,沙瑞金却用眼神制止了他。
就在这荒诞凝滞的气氛中,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秘书领着一个神情肃然,略带风尘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沙书记,高书记,李书记,侯亮平同志到了。”
侯亮平来了。
他显然是被紧急召来的,看到眼前这汉东权力金字塔顶层齐聚,而风暴中心竟是那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孙连城,见多识广如他,亦不由一怔。
“亮平同志,坐。”沙瑞金指了指沙发,“你一直在调查丁义珍的案子,对光明区和孙连城同志,应该有不少了解。今天,你不用顾忌,把你对孙连城同志的调查结论,原原本本地,当着我们大家的面,说一说。”
来了!孙连城心头一沉。
他知道,自己这条咸鱼,今天就要被侯亮平这个“官方认证”的厨子,当着所有大佬的面,彻底架在火上烤了。
侯亮平看了一眼孙连城平静的面孔,眼神复杂。
他打开随身的公文包,却没有拿出任何文件,只是用一种不带一丝波澜的语调,开始了他的汇报。
“报告各位领导。关于孙连城同志,我的调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他第一句话,就让在场所有人提起了精神。
“从信访办窗口事件开始,孙区长用不到一千块钱的预算,以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消解了李书记的问责,在网络上获得了‘宇宙区长’的称号。”
李达康脸黑如锅底。
“大风厂群体事件,在警民对峙、一点就炸的关头,他没有亲临现场,而是叫了两百份外卖,用盒饭和可乐,瞬间瓦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为后续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高育良微微点头,眼中浮现欣赏。
“丁义珍出逃前夜,他以‘观看流星雨’‘水星逆行,不宜出门’为由,拒绝了丁义珍和高小琴的宴请,完美规避了一场天大的政治风险。”
“面对人肉炸弹蔡成功,他第一时间报警,高喊‘保护证人’,用最公开、最标准、也最滑稽的方式,将这个烫手山芋精准地‘甩’给了我,使得案件调查获得重大突破。”
“以及最近的广场舞纠纷,他用一纸看似荒唐的‘单双号’公文,虚构了一个‘篮球青年队’,凭空引入第三方,用博弈论的手段,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困扰基层多年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