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直播“作死”,望远镜事件

市大礼堂,红旗招展,庄严肃穆。

空气里混合着陈年木香、皮革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感。

全市副处级以上的干部们齐聚一堂,像一片深色西装构成的森林,安静地等待着甘霖的降临。

电视台的摄像机摇臂缓缓滑过,冰冷的镜头扫视着每一张写满“认真”与“领会”的面孔。

孙连城坐在光明区代表团的第一排,位置显眼,如坐针毡。

他的心脏擂鼓般狂跳,不是因为即将聆听省委书记的教诲,而是因为即将上演一场赌上自己职业生涯的盛大演出。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开会的,是来引爆一颗炸弹的,而炸弹就是他自己。

主席台上,领导们依次落座。当省委书记沙瑞金走到麦克风前,清了清嗓子,全场的呼吸都仿佛停滞了一瞬。

“同志们……”沙瑞金沉稳的声音通过音响,回荡在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就是现在!

孙连城深吸一口气,在周围同僚纷纷低头、翻开笔记本的“沙沙”声中,他完成了一套行云流水的逆向操作。

他没有去碰那个崭新的笔记本,而是俯下身,慢条斯理地拉开公文包的拉链。

一只手伸了进去,掏出来的,不是文件,不是水杯,而是一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银白色圆筒。

紧接着,是另一截,然后是三脚架。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旁若无人地将这些零件组装起来。

清脆的“咔哒”声,在庄重的会场里,显得格外刺耳和突兀。

几秒钟后,一架崭新的、锃光瓦亮的便携式天文望远镜,赫然立在了他的面前。

坐在他旁边的几位区领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们先是难以置信地看看孙连城,又惊恐地看看那架望远镜,脸上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我旁边这人是不是疯了”的终极哲学困惑。

孙连城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这架望远镜和窗外那片被切割成块的蓝天。

他俯下身,一只眼睛凑到目镜前,另一只手煞有介事地旋转着调焦轮,嘴里还念念有词:“奇怪,今天的日珥活动好像不太明显……”

这一幕,太过离奇,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连一向以反应迅速着称的现场导播都愣了半秒。

随即,巨大的职业本能驱使他对着对讲机狂吼:“三号机!切特写!对准那个望远镜!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