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荒诞至极的念头,在他那颗懒癌晚期的脑中,如超新星般爆发。
他抓起电话,直接打给市宣传部和教育局,下达了一个让电话那头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指令:“立刻!马上!请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举办‘我为母亲河画蓝图’绘画大赛!主题,便是想象中干净的护城河模样!”
“规格要高!宣传要广!务必做到人尽皆知!”电话那头的教育局长愣了半晌,才小心翼翼问:“那……孙市长,这个比赛的奖励……”
孙连城靠在椅背,目光投向窗外天空,高深莫测地宣布:“一等奖,奖励……一台专业级天文望远镜!”
一场声势浩大的绘画比赛,迅雷不及掩耳地席卷京州。
一时间,整个京州的孩子们都投入这场充满想象力的创作。
电视、报纸、网络,铺天盖地都是孩子们稚嫩笔触下,蓝色河流、绿色草地和五彩斑斓的鱼儿。
那些纯净得不含杂质的画面,与现实中那条散发恶臭的护城河,形成最尖锐、最刺眼的对比。
几天后,孙连城亲自从数千幅作品中,挑选出一幅。
画上,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在清澈见底的河边,快乐地放风筝。
河水里鱼儿追逐,岸边柳树下,一对年轻父母含笑看着她。
他让秘书将这幅画直接送到京州日报总编办公室。
第二天,京州日报整个头版,只刊登了这一幅画,占据最醒目位置。
画的上方,最大号字体加粗的标题,天真地叩问每个京州市民的心:“李书记,吴市长,这就是我梦想的京州——7岁小学生王小丫。”
这篇报道,引爆情感,在整个京州炸开了锅。
所有市民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们难道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个只存在画里的家乡吗?
恐怖舆论压力,山洪般倾泻而下。
护城河沿岸的几家最大污染企业,原先还在和环保局打太极、扯皮,此刻已被彻底架在舆论烈火上反复烧烤。
他们的企业大门口,甚至被愤怒市民自发贴满孩子们画作,五颜六色,无声控诉。
就在这时,省委书记沙瑞金在一次环保工作会议上,恰到好处地提了一句:“我看到了京州日报的头版,孩子们的画,画得很好,很让人感动,也……很让人惭愧啊。”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几家企业老总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第二天一早,他们联名在京州日报发表公开声明,宣布将“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下一代的愧疚”,共同出资成立“护城河生态治理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