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釜底抽薪,瘫痪半个政法系统!

孙连城从文件中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走机要渠道。”孙连城补充道,语气不容置疑,“今天下班前,务必送到京州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以及所有清单上单位的一把手手里。”

他挥了挥手,示意小王可以出去了,自己则转身,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墙上那幅巨大的星云图。

小王抱着那叠沉甸甸的文件,几乎是屏着呼吸退出了办公室。

他翻到最后一页,那行用黑体四号字打印出的冰冷要求,刺痛了他的眼睛:

即日学习,立刻执行。

……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份文件如同一颗中子弹,在京州政法系统内部,引发了一场无声的爆炸。

市检察院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

一群检察官对着这份“天书”研究了整整一个下午,得出的结论是:

以后别办案了,光走程序就得走到嫌疑人刑满释放。

“这‘绝对闭环’是什么鬼?俄罗斯套娃吗?”

“还心理专家?我们上哪儿找那么多懂审讯的心理专家?去精神病院借人吗?”

“这要是严格执行,京州三年之内,都别想再判一个处级干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京州政法系统,瞬间陷入了半瘫痪状态。

无数案件的卷宗被重新翻出,对照着那三十页的“天书”,进行“像素级”的自查自纠。

办案效率,降到了冰点。

而首当其冲的,正是陈清泉的案子。

负责此案的法官和检察官,在收到文件后,如遭雷击。

他们将案卷材料和文件细则摆在一起,对照了半天,吓出一身冷汗。

“不行,这份口供的录音有三秒钟的电流杂音,万一被当成程序瑕疵……”

“还有这个物证的来源,链条上少了一个经手人的签字!”

“这案子不能再审了!这是拿我们的政治生命开玩笑!”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第一个因为“程序不正义”而被追责的倒霉蛋,办案人员果断达成共识:

将案件无限期延后,所有证据发回,重新审核!

陈清泉的案子,就这么被事实性地“冻结”了。

……

消息以不同的形式,传到了汉东各位大佬的耳中。

省公安厅,祁同伟的办公室。

他拿着那份红头文件,看了足足十分钟。

他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字,连标点符号都仔细揣摩了一遍。

他缓缓吐出一口烟圈,脸上那紧绷如铁的线条,竟奇迹般地舒展开来。

震惊。

无与伦比的震惊。

他本以为,孙连城会找个借口敷衍他,或者干脆拒绝。

他万万没想到,孙连城会用这种方式来“帮忙”。

这比直接给法官打个电话,高明一百倍!一千倍!

这不是在干预司法,这是在“定义”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