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件内容:
为“公开、公正、透明”地迎接省厅联合检查组的指导工作,
京州市政府决定,将针对“大风厂劳务抵债”创新安置模式,
召开一场全流程、多维度、跨领域的合法性公开听证会。
邀请名单堪称豪华。
省厅联合检查组全体成员,必须出席。
汉东大学法学院、社会学院、经济学院的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特邀专家。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
各大媒体记者,欢迎报道。
甚至,连大风厂的工会主席郑西坡,
和他那个自封为“首席合法性监督官”的儿子郑乾,也被他一并按在了听证席上。
......
听证会当天,京州市政府最大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以省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为首的检查组,个个表情严肃,带着一股势在必得的锐气,坐在了最前排。
孙连城作为主持人,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的客套话,便将话筒交了出去。
然后,折磨开始了。
首先发言的,是汉东大学法学院的泰斗,一位研究民法史的老教授。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缓慢到几乎停滞的学究语调开口:
“同志们,要深刻理解‘以工抵债’这一模式的合法性,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代的法律条文。”
“我们必须首先追溯到古罗马法中的‘nexum’,即债的契约形态……”
检查组的警察们面面相觑,脸上的锐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他们是来查案的,不是来上历史课的。
老教授讲了整整一个小时的“罗马法渊源”,检查组的人已经开始有人在打哈欠。
紧接着,社会学院的教授接过了话筒,他推了推眼镜,
开始从“后工业时代劳资关系的重构与社会稳定性的内在逻辑”角度,
洋洋洒洒地分析该模式对“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创新意义。
各种听不懂的学术名词,像催眠符一样,在会议室里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