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侯亮平陷入迷局,高育良铤而走险

侯亮平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桌上摊满了关于孙连城的资料,从履历到讲话稿,从批示文件到会议纪要,

甚至连京州日报上那些豆腐块新闻都没放过。

他没有急着庆祝重获自由,也没有立刻投入新的工作。

一个比任何案件都复杂的谜团,正死死缠绕着这位以逻辑缜密着称的反贪局长。

季昌明推门进来过一次,看到这副情景,只是摇了摇头便走了。

他无法理解,这个刚从泥潭里挣脱出来的老下属,为何会对一个“帮了大忙”的同僚产生如此浓厚的“侦破欲”。

侯亮平也说不清自己的感觉。

“标点符号规范文件,挡住法院副院长的试探。”

“文件签批流程通知,给检察院立了规矩。”

“侯亮平案这个烫手山芋,他转手组建'高级别联合调查组',把省纪委拉下水。”

“审讯蔡成功,一句'天气怎么样'就攻破心理防线。”

这些手段,拆开来看,是懒政,是荒诞,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

可一旦串联起来,却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巨网,精准地笼罩了整个京州政法系统。

侯亮平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团迷雾。

你以为他毫无作为,他却能润物无声。

你以为他要雷厉风行,他却在研究天文望远镜。

你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步会落在哪里。

这种感觉让人着迷,也让人不安。

与侯亮平的困惑截然不同,省委副书记高育良此刻只剩下深入骨髓的寒意。

对孙连城的恐惧,此刻已经攀升到了顶点。

这个人就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却刀刀精准,刀刀切在要害。

他坚信,这就是沙瑞金藏在袖子里,那把专门用来对付自己的、最锋利的刀!

祁同伟深夜造访,看到的是一个双眼布满血丝、面色灰败的高育良。

高育良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的野兽。

“扳不倒他,那就把水搅浑。”

“一潭浑水,才能遮蔽所有人的视线,我们才能找到喘息的机会。”

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汉东省地图上,死死钉在“大风厂”三个字上。

“大风厂的火还没烧完,那就再添一把柴,让它烧得更旺!”

他转头看着祁同伟,一字一顿地吐出一个名字:“王文革。”

祁同伟瞬间明白了老师的意图。

几句耳语之后,一个阴毒的计划悄然启动。

谣言,像病毒一样在大风厂工人间传播。

“听说了吗?山水集团等不及了,准备找社会上的人强拆!”

“蔡成功进去了,新来的郑西坡顶个屁用!政府里有人收了黑钱,要对咱们下死手!”

“股权要打水漂了!”

这些话精准地戳中了工人们最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王文革,这个性格刚烈的汉子,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愤怒和恐慌被彻底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