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舆论风暴袭来!孙连城被推上火山口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硝烟味。

孙连城身穿一件崭新的深蓝色干部夹克,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手里捏着一份薄薄的发言稿,面无表情地走上台。

他一坐下,现场的快门声便响成了一片雷鸣。

一名戴着金丝眼镜、眼神锐利的男记者第一个获得了提问机会。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汉东一家知名政法媒体的首席记者,而他的背后,站着高育良。

“孙副组长,您好!”

记者站起身,声音洪亮,问题直刺核心。

“外界普遍质疑,您所领导的协调小组成立至今,

除了开会就是发文,是在用形式主义对抗舆论监督,

是典型的不作为、懒政!请问您对此有何回应?”

问题一出,全场瞬间死寂。

所有镜头都对准了孙连城那张古井无波的脸。

后台休息室,李达康死死盯着监视屏,手心已经攥出了汗。

只见孙连城不慌不忙地推了推面前的话筒,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口。

“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非常好,非常深刻,也非常及时。”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广大新闻媒体同志们,对我们京州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

一个完美的官样开场。

“针对山水集团的历史遗留问题,市委市政府从一开始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我们小组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关系到我们京州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

“为此,我们小组在成立之后,立刻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旨在从根源上、制度上、程序上,为解决这一复杂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只有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把程序正义摆在首位,才能确保最终的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接下来,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狠抓落实,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稳妥地推进后续工作,争取早日给社会各界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谢谢大家。”

一段长达三分钟的回答,结束了。

全场鸦雀无声。

那个提问的记者愣在原地,眉头紧锁。

他感觉对方回答了所有,又什么都没回答。

他拼命回想,竟发现自己刚才提的问题具体是什么,都有些模糊了。

后台,李达康端着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里的孙连城。

这是什么话术?

每一个字都符合规定,每一句话都政治正确,每一个用词都无懈可击!

但组合在一起,却成了一团温暖、正确又空洞的空气,让你有力气也无处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