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是最后的防线。
退一步,那个叫卢望海的“卷王”就会满血复活,重新入侵他好不容易维持住的宁静宇宙。
前功尽弃,永无宁日。
他表面依旧平静如水。
他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将文件重新放好,摆正。
“书记,高书记说得对,要实事求是。”
李达康一愣,以为他要服软。
只听孙连城继续说道:
“文件说档案烧了,那我们就采信,这是对上级文件的尊重。”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我们办公室那本《干部背景交叉验证程序手册》里,还有一条规定。”
“是关于应对原始档案缺失情况的补充条款。”
李达康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也就是说,”孙连城一脸认真地解释道。
“我们需要找到至少三位,当年认识卢主任的老邻居、老同学,或者街道干部。”
“对他的青少年时期表现,进行独立的、交叉的印证访谈。”
“并形成书面材料,由三位被访者亲笔签名确认。”
办公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李达康死死盯着孙连城,气得胸膛起伏,却一句话都骂不出来。
“上哪儿去找三十年前的老邻居?!”
“孙连城,你是不是存心要把事情搞僵?!”
孙连城一脸无辜,甚至带着委屈。
“书记,这怎么是搞僵呢?这都是为了对干部负责,对我们党的事业负责,更是对您负责啊。”
他顿了顿,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补上一句。
“万一……我是说万一,卢主任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我们……不就犯了用人失察的大错了吗?”
“用人失察”这四个字。
像一根最细的钢针,精准地刺中了李达康最敏感的神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强的案子才过去多久?那份沉甸甸的检讨还放在省委。
这四个字,是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看着孙连城那张“一心为公,毫无私心”的脸。
胸中那股怒火,像是被这根针轻轻一刺,瞬间泄了气。
他发不出火来了。
他能说什么?
孙连城每一步,都严格遵循着他李达康自己批准的手册。
每一个理由,都是为了规避他李达康最害怕的风险。
最终,李达康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疲惫地向后靠在椅背上。
他挥了挥手,声音沙哑。
“去办吧……”
他闭上眼睛,低声补充了一句,像是在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