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院士亲临,全城震动!

但看着王院士对孙连城那亲热劲儿,他心里最后一点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看来,这个孙连城,真有通天的大才啊!

孙连城被王院士半拉半拽塞进车里。

面对院士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炙热眼神,他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烧烤架上的可怜鹌鹑。

“连城同志,快跟我说说,你那个'金融黑洞'理论,也很有意思。”

王院士眼中闪烁着学者的光芒:“你是怎么想到把天体物理学和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数学模型?”

孙连城头都大了。

金融黑洞?

那不是我为了反对高建的救市方案,临时胡扯的吗?

怎么连您老都知道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启“玄学模式”:“王老……其实……万物同源,道法自然。”

“宇宙的生灭,和市场的涨落,其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黑洞的出现,是为了维持宇宙的熵增平衡。”

“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市场在自我清理,淘汰那些不健康的、过度膨胀的泡沫。”

“我们不应该对抗规律,而应该顺应规律……”

他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祈祷,希望这套神神叨叨的话能把对方绕晕。

没想到,王庚院士听完,非但没晕,反而一拍大腿,更加兴奋了!

“说得好!顺应规律!”

“你这个思想,和我们复杂系统研究中的'自组织临界'理论,不谋而合啊!”

“看来你不仅懂博弈论,对非线性动力学也有很深的研究!”

“连城同志,你真是个宝藏啊!”

孙连城:“……”

他彻底放弃了。

他发现,跟一个真正的顶级科学家比拼“胡扯”能力,自己完全不是对手。

因为无论自己扯得多么离谱,对方总能从里面找到“科学依据”,然后比你还激动。

接下来几天,对孙连城来说简直是噩梦。

第一次试点工作筹备会议上,专家组和北莞市相关领导齐聚一堂。

孙连城本想在会上提一提,说这个方案理论性太强,现实操作困难,建议从长计议,先把事情拖黄再说。

结果,他刚开头,王庚院士就站了起来。

“连城同志的顾虑,我们已经考虑到了。”

王院士走到白板前,意气风发:“真正的量子纠缠,以我们目前的技术,确实无法在宏观世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