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之前的探究和警惕。
那是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混杂着敬畏与狂热的复杂敬意。
“尤其,我要感谢孙顾问。”
克劳斯用一种极为郑重的语气说道。
“如果不是他以超越常规商业思维的宏大视野,为我们指出了‘企业暗物质’这一全新领域,我们恐怕至今仍被蒙在鼓里,沉浸于财务报表的浅薄数据中,无法洞悉事物背后的深刻联系。”
唰!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孙连城身上。
孙连城正看到“明代嘉靖年间,大沙河两次改道对下游农田灌溉体系的影响”的关键处,冷不丁被点名,茫然地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
他看见克劳斯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
那眼神,像极了一个虔诚的学生在仰望自己的导师。
孙连城心里“咯噔”一下。
完了,这洋鬼子好像真信了。
他不会真要拉着我现场推导黎曼几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吧?
克劳斯微微颔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孙顾问的理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有形的资产,更在于其无形的‘历史功勋’和‘集体意志’。”
“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暗物质’,才是一家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根本力量。这次的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这番话一出,不仅中方代表团听得云里雾里,连他自己带来的新团队,脸上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只有克劳斯自己知道,他没有说谎。
在得知内鬼被揪出的那一刻,他瞬间就想通了所有关节。
孙连城那番看似荒谬的言论,根本不是什么拖延战术,而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战略掩护!
他在明面上用一套无法证伪的“宇宙理论”缠住自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场哲学辩论中,而在暗地里,中方的调查机构,早已张开了天罗地网。
这是阳谋!
是用“道”来迷惑你,然后用“术”来解决你!
这位东方顾问,哪里是什么疯子,分明是一位洞悉全局、举重若轻的战略大师!
他不仅有“宇宙视野”,更有“洞穿阴谋的慧眼”。
想通了这一点,克劳斯对孙连城,只剩下五体投地的敬畏。
孙连城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只好合上手里的书,干巴巴地挤出一句:
“嗯,克劳斯先生能有此觉悟,说明我们的交流是富有成效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基础物理学,有时候确实能指导宏观经济活动。”
说完,他便立刻低下头,继续研究他的水文资料,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