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她要针,我给海!孙书记的阳谋!

这些人,都是他那个“专项工作配合办公室”的当然成员,也是他即将发动的这场“人民战争”的主力军。

为首的,正是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成立的“北莞宇宙心学与经济发展应用研究所”所长——王主任。

王主任此刻正襟危坐,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眼神灼热地望着孙连城,仿佛在等待一位哲学导师的最新开示。

孙连城扫视全场,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是有一项十万火急,且无比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我们立刻执行。”

众人神情一凛,手里的笔和本子都准备就绪。

“刚刚,省纪委的联合调查组,已经向我们正式提出要求,”孙连城语气沉重,“需要我们提供‘红星机械厂’改制案的全部相关资料。”

大家纷纷点头,这在预料之中。

“对于调查组的工作,我们的态度,是要全力支持,要毫无保留。”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

“但是,怎么支持,这里面有大学问。”

王主任的眼睛瞬间亮了,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

“请孙书记示下!”

孙连城缓缓站起身,踱到窗边,背对着众人,留给他们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如果我们仅仅是他们要什么,我们给什么,把那些冷冰冰的会议纪要、评估报告堆到他们面前,这是不是一种懒政?”

“是不是一种形式主义?”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灵魂拷问”问住了。

支持纪委工作,怎么还成了懒政和形式主义?

王主任最先反应过来,他猛地一拍大腿,脸上是茅塞顿开的狂喜!

“深刻!孙书记的见解实在是太深刻了!我明白了!”

他激动地站起来,对着一脸困惑的同僚们“布道”:

“我们提供给调查组的,不应该只是孤立的、碎片的‘证据’,而应该是一幅完整的、立体的‘历史画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让他们明白,红星厂的改制,不是一个凭空发生的事件,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

“只看树木,不见森林,是无法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的!”

孙连城背对着众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很好,捧哏的已经自己领悟到了精髓。

他转过身,脸上带着赞许的微笑,对着王主任点了点头。

“王主任说得很好,这正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他伸出一根手指。

“所以,我决定,启动一项工程。”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一项史无前例的‘档案数字化工程’!”

“我要求,”他的目光扫过国资委和档案局的负责人,“将我们市国资委,自成立以来的所有文件,注意,是所有!”

他加重了“所有”两个字。

“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大到企业改制的红头文件,小到……食堂的采购菜单、办公楼的厕所维修记录、甚至是历年订阅报刊的清单!”

“把这一切,全部进行数字化扫描,建立一个庞大的、可供检索的数据库!”

办公室里,响起一片整齐的倒吸凉气声。

国资委主任的脸都白了,嘴唇哆嗦着:“孙……孙书记,这……这工作量,恐怕……”

“我知道工作量大,所以才叫‘工程’!”

孙连城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这就是考验我们干部担当精神的时候!我们不能为了图自己省事,就向调查组提供片面的、经过我们‘筛选’的资料!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是对组织的不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