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或许到散会都没搞懂“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但他们都清楚,一场风暴,要来了。
……
第二天,一场轰轰烈烈的“降盐运动”,以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速度,在北莞全市范围内迅猛引爆。
市教育局第一个响应。
原定于本周末召集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两天的“新时期教学理念与师德师风建设”封闭式培训,请柬都发出去了。
局长一夜没睡,反复研读那份“降盐”文件,眼珠子熬得通红。
最终一咬牙,在清晨六点,亲自在工作群下发通知:培训取消!
全市近两百个教师工作群,在周五的黎明时分,瞬间沸腾。
“号外号外!周末的培训取消了!”
“真的假的?我连换洗衣服和防猝死药都准备好了!”
“通知截图来了!红头文件!千真万确!理由是‘切实为基层教师减负,避免不必要的会议盐分’!”
“会议盐分?这是什么神仙词汇?不管了!万岁!老娘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
“天亮了!是哪位青天大老爷显灵了啊!”
老师们欢呼雀跃,激动得差点在群里发红包。他们不知道孙连城是谁,但“降盐”这个词,在一天之内,成了他们心中最动听的福音。
紧接着,市卫健委也动了。
一纸《关于整合医疗系统移动应用,清理指尖上负担的通知》火速下发。
通知要求,除了几个必要的国家级和省级应用,其余所有市、区级单位开发的,功能重叠、内容相似的APP,限期三天内,全部合并或下架!
市三院心内科的护士长王姐,手机里塞了整整三个屏幕的工作APP,图标五花八门,全是各种“智慧医疗”、“健康上报”、“学习平台”。
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花半小时在这些APP上签到、打卡、填报表,比查房还准时。
看到通知后,她愣了三秒。
然后,她毫不犹豫地长按屏幕,将那些她恨之入骨的图标,一个,又一个,拖进了手机屏幕顶端的垃圾桶里。
当最后一个图标化为泡影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这股风潮,如病毒般蔓延至最基层。
小主,
城南街道办,几个年轻社工正对着一面墙的“工作成果展示板”唉声叹气。
上面贴满了各种领导视察、入户慰问的摆拍照片,每周都要更新,P图的难度堪比商业大片。
接到“降盐”通知后,街道办主任背着手走过来,只说了一个字:“撕!”
“啊?”
“全给我撕了!以后谁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谁自己写检讨!”
年轻人欢呼一声,几个人像饿狼扑食般冲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形式主义的“遮羞布”撕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后面斑驳泛黄的墙皮。
虽然丑,但每个人心里都觉得,这墙皮比任何精美的照片都看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