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出征!“包浆精神”的狂信徒

他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

“行者帆”的真名,叫林帆。

市审计局一名刚入职不到两年的年轻干部。

他为人正直,业务精干,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理想主义,还有点认死理。

在审计局这种每天跟数字和规章打交道的地方,他总觉得缺少一种精神上的指引。

直到他遇见了孙连城的“宇宙心学”。

那篇《论一张旧桌子的“历史包浆”与“精神传承”》,对林帆而言,不啻于一道圣光,照亮了他迷茫的职业道路。

他将文章打印出来,贴在自己的工位上,早晚诵读。

他将孙书记那张“充满历史包浆”的破桌子,视为当代干部勤俭为公、坚守本心的最高图腾。

在他看来,一个干部的办公桌,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具象化。

孙书记的桌子朴实无华,甚至破败不堪,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内心装着的是星辰大海和人民群众。

反之,如果一个干部的办公桌极尽奢华,那只能说明他内心空虚,精神贫瘠,需要靠外在的物质来装点门面。

怀揣着这种近乎于宗教般的崇高信念,林帆接到了一个任务。

带队对市教育局进行常规的年度审计。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任务,流程清晰,账目明确,往年都是走个过场。

林帆的同事们都觉得这是个轻松活,唯有林帆,把它看作是自己践行“包浆精神”的第一次试炼。

出发前,他还特意对着墙上那篇文章,默念了一遍。

“守此桌,便是守住一名党员的精神阵地!”

他要去看看,北莞市教育系统最高负责人的“精神阵地”,究竟是什么模样。

市教育局大楼窗明几净,工作人员彬彬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