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敲门走了进来。
“市长,党校的赵明轩同志,送来一份报告,说是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
高建眉头一蹙。
赵明轩?
有点印象。
不就是前段时间,领头搞那个神神叨叨“宇宙心学研究会”的家伙吗?
听说被孙连城骂得差点当场去世。
怎么还有脸把报告送到他这里来?
他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放那儿吧。”
他本想等会儿就让秘书直接处理掉。
但目光无意间扫过封面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关于“北莞市宇宙心学研究会”完成历史使命并向“北莞市自然秩序与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转型的报告》。
这个名字……
好长。
好拗口。
但是……
“自然秩序”?
“行政逻辑”?
“应用研究院”?
高建的政治嗅觉,瞬间被这几个词精准地勾了起来。
他拿起了那份报告。
“宇宙心学”,这名字一听,就带着一股难登大雅之堂的“民科”味。
可这个“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科学。
严谨。
高端。
他翻开了报告。
当“告别偶像,拥抱规律”这八个字映入眼帘时,他的眼睛倏地亮了。
当他读到“将孙连城同志个人的、天才般的智慧,转化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验证的科学体系”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建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
他整个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这不就是他做梦都想要的东西吗!
他一直觉得孙连城那套“无为而治”的搞法,效果拔群,但他自己学不来。
因为那玩意儿太依赖“个人天赋”和“灵光一闪”了。
可现在!
赵明轩这帮人,竟然要把孙连城的“天赋”,拆解成一本可以学习的“教科书”!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当他看到报告里,用“熵增定律”来解释机关效能过载,用“系统自平衡机制”来形容孙连城的“棒喝”,用“非线性反馈”来分析走廊隔断事件……
高建感觉自己浑身的毛孔都在舒张!
这些词!
太好了!
太精准了!
太他妈有格调了!
他正在推行的“精准改革”、“数字化治理”,最缺的是什么?
不就是理论支撑吗!
他总不能跟下面的人说,我们搞数字化,是为了让大家少干点活吧?那政治上不正确。
可现在,他有了完美的武器!
“我们为什么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并干预系统中的‘熵增热点’!实现行政效率的‘负熵运作’!”
高建自己念叨着这两句话,激动得双颊泛红。
这话谁听了不迷糊?
谁敢反对?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不懂科学,谁就是“熵增”的具体表现,谁就是阻碍系统优化的“冗余变量”!
这是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