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民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轻车简从抵达黄县。在全县领导干部见面会上,他的发言简短而谦逊。
“我是来学习的,是来服务的,郑书记带领黄县打下的坚实基础、绘就的全域共兴蓝图,是全县上下的宝贵财富,我的任务,就是在郑书记和县委的领导下,当好执行者,和大家一起,把蓝图上的美景一点一点变成现实,让黄县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位父老乡亲。”
他主动拜访了郑开叶,态度诚恳。
“郑书记,家父特意叮嘱我,到了黄县,务必虚心向您学习,全力配合您的工作,您指方向,我抓落实,有什么需要县政府和我个人去协调、去跑腿的,您尽管吩咐。”
这番表态,既抬高了郑开叶,也清晰划定了自己的位置,县委领导下的执行者。
周昌民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带着政府办主任和几个精干的助手,深入老城区、产业新城、黑林乡、青溪谷以及几个推广“一村一品”的试点乡镇,密集调研。他走访居民、商户、企业工人、合作社农民,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尤其是关于老城过度商业化、产业新城生活配套不足、乡村运营模式困惑等痛点。
他仔细研读了郑开叶在高质量发展风险研判会上提出的问题和初步解决思路,并多次就具体方案与郑开叶沟通请教,态度认真,建议务实。
经过充分调研和思考,周昌民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了一个既契合郑开叶整体战略、又能解决当下痛点、更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获得感的方案“黄县里”古韵新辉亮化提升工程。
目标定位: 不是简单的“亮起来”,而是“亮出文化、亮出品质、亮出温度”,将亮化作为提升老城文化魅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优化旅游体验、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核心原则是尊重历史,凸显文化: 灯光设计以暖色调为主,重点勾勒古建轮廓、飞檐斗拱、石桥水系,避免过度炫目和光污染,精准还原“黄县里”的历史韵味。设置文化解说灯光小品,讲述老街故事。
1、分区管理,动静相宜: 核心商业步行街适度增加动态灯光营造活力氛围,但严格限定亮度和营业时间,确保居民区夜间照明柔和宁静,增设智能调光系统,根据人流量和时段自动调节亮度。
2、科技赋能,智慧便民: 将亮化系统接入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在重要节点增设智慧导览屏(含夜间模式)、一键求助报警灯柱、增加监控覆盖密度,提升夜间安全感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