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拟任河阳代市长(副厅级)

“安北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各方面发展相对均衡,既有一定工业基础,也有现代农业,还有发展文旅的潜力。平台适中,情况不算特别复杂,但又具备一定体量。让开叶同志去安北,既能让他平稳过渡到副厅级岗位,积累更全面的治理经验,又能依托这个平台,将其在黄县的各项成功经验进行整合提升,探索更全面的发展模式。这是风险最小、也最能全方位锻炼他的选择!”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讨论异常热烈,甚至带着点火药味,每位常委都从全省发展的大局出发,结合自己分管的领域和对郑开叶能力的理解,据理力争,郑开叶就像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每个人都想把他放在自己认为最能雕琢出绝世珍宝的位置上。

省委书记孙明川一直凝神倾听,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他深知郑开叶的分量,也明白这次安排不仅关乎郑开叶个人的前途,更可能影响秦省未来几年的发展格局,省长张卫东则更倾向于将郑开叶放在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节点上。

争论持续了许久,依然难以达成一致。

最终,孙明川书记抬手压了压,会场安静下来。他环视一周,目光深邃,缓缓开口。

“开叶同志的成绩和能力,毋庸置疑,大家争论的焦点,无非是把他这把‘好钢’用在哪个‘刀刃’上最合适,河阳的转型重任,榆林的破局需求,渭南的协调发展,安北的平稳过渡,都有其道理。”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而有力。

“但我想强调的是,郑开叶同志最大的特质,不仅仅是他的能力和资源,更是他那种敢于挑战、善于创新、能在困境中开辟新路的精神!他能在黄县创造奇迹,靠的不是按部就班!因此,我们给他搭建的舞台,应该足够大,挑战足够严峻,同时也最能激发他的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孙明川话锋一转,“我们也要考虑干部成长的规律和现实的复杂性,步子太大,基础不牢,也可能适得其反,需要一个既能让他施展拳脚,又能提供必要支撑和容错空间的环境。”

孙明川的目光在地图上几个重点城市间移动,最终,他的手指点在了河阳市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