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省省委常委会为郑开叶的下一站讨论出结果时,一份关于黄县跻身百强县前三十位的详细简报,连同郑开叶主政期间的主要举措、成效分析以及其个人背景资料,被悄然呈送到了中海,摆在了领导的案头。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气氛沉静而肃穆,领导拿起那份并不算厚的简报,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凝聚着汗水和智慧的数据与文字——从“全域共兴”的均衡理念,到“黄县精工”点石成金的产业升级路径,从电商物流惠农的精准施策,到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温度,最终定格在那令人瞩目的“百强县第28位”上。
放下简报,端起茶杯,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将目光投向对面的老者。
李老轻轻颔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这个郑开叶,确实不简单,短短几年,硬是把一个贫困县拖进了前列,而且路子正,办法实,成效硬,‘黄县模式’,很有启发意义。”
“是啊,”
领导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蕴含着千钧之力。
“年轻,有朝气,有想法,更有魄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有股‘闯’劲,敢于打破常规,又懂得立足实际,扎根基层,这样的干部,是块好钢。”
两人都清楚,这份成绩单的分量,绝不仅仅是一个县域排名的跃升,它代表着一种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依靠内生动力和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将国家战略在基层创造性落地的成功样本。
“秦省那边。”
李老拿起另一份文件,是刚刚收到的关于秦省常委会讨论郑开叶任用情况的简要汇报。
“看样子是打算把他放到河阳去?工业大市,转型攻坚,倒也是个能发挥他特长的地方。”
领导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