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人心齐泰山移

“金点子”征集办公室的门槛几乎被踏破,河钢退休的老工程师送来厚厚一沓图纸,是关于利用厂区闲置高炉余热为附近社区供暖的方案,预计每年可节省燃煤费用数千万。

一位家庭主妇提交了详尽的“社区共享菜园”计划,盘活城市边角地,既能降低生活成本又能增进邻里互助。

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团队,带着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河阳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平台”的方案,志在杜绝新的腐败滋生……

郑开叶不顾医生劝阻,在额角疤痕还未完全褪去时,就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债务化解的“战斗”。

办公室的灯光彻夜长明,浓咖啡的香气混合着打印纸和油墨的味道。

“孙书记,省里的协调会必须您亲自出马了。”

郑开叶指着屏幕上标红的数字,声音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锐利。

“省高速公路集团那笔20亿的应收账款,是他们当年修绕城高速时,吴均己违规承诺由市财政兜底的!这完全是违规操作形成的债务!省审计厅的初核意见也支持我们!这笔钱,必须从总债务里核销!不能算在河阳老百姓头上!”

孙明远看着郑开叶熬得通红的眼睛和桌上堆积如山的材料,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这块硬骨头,我去啃!你集中火力,把新城那几块‘黄金地皮’的处置方案敲定!要快,更要合法合规,经得起任何审计!”

与此同时,郑安民带领的君晗集团精锐尽出,河阳重工精密制造的生产线火力全开,首批高精度航空涡轮叶片顺利通过国际巨头验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利润的“第一桶金”没有分红,直接划入了市财政设立的“偿债基金”专户。君晗的技术团队更是无偿常驻河阳,帮助本地数十家配套小厂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和良品率,让这些毛细血管也能为“造血”贡献力量。

然而,沉重的债务阴影下,并非只有众志成城的暖流,暗处的污泥,仍在翻涌。

“诚信债券是骗局!政府没钱了,要吸老百姓的血填窟窿!”类似的谣言,如同阴沟里的毒草,在深夜的匿名群聊、某些偏僻的茶楼角落滋生。

几张模糊处理过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恶意拼接郑开叶视察工地和林姿出席金融论坛的画面,配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市长夫人资本运作,河阳百姓埋单还债!”

一天深夜,王慧推着她的小吃车收摊回家。昏黄的路灯下,两个流里流气的青年突然拦住去路,其中一个正是钱伟曾经的打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