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争取资金

协调会的气氛,凝重得如同结冰的湖面。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西装革履间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投影仪将陆港项目巨大的资金缺口图表清晰地打在幕布上,猩红的数字刺得人眼睛发痛。

几家国有大行的代表轮番发言,措辞谨慎而冰冷:

“……河阳整体债务率仍处高位预警区间,新增项目授信,风控压力极大……”

“……陆港规划前景虽好,但缺乏成熟的运营主体和确定的收益保障,仅靠政府信用背书,难以满足总行审批要求……”

“……建议河阳市方面,先拿出更切实的资本金注入方案,或者……寻求更高层级的政策性支持。”

话语间的推诿与不信任,像无形的针,扎在每一个与会的河阳干部心上,财政局长脸色灰败,手指无意识地搓着面前的文件角。

发改主任试图争辩:“各位行长,陆港连接的是国家‘一带一路’大动脉!省里已经原则同意将其纳入规划,未来收益……”

“未来太远!”

一位头发花白的分行副行长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银行要的是当下的风险可控,是看得见的抵押和现金流!郑市长,”他转向主位,目光带着审视。

“恕我直言,九百亿的债务大山还压着,河阳现在最该做的是节流,而不是再开这么大的新源,步子,是不是迈得太急了点?”

最后一句,仿佛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会议室里压抑的质疑,几位民企代表交换着眼神,脸上也写满了犹豫和退缩。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郑开叶身上,他穿着那身深色西装,端坐主位,背脊挺直如松。

连日熬夜和深埋的哀恸在他眉眼间刻下了疲惫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寒潭深处燃烧的火焰。

面对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和否决,他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愠怒,只有一片沉静的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