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触目惊心

他拿出手机,对着那残破的校舍、奔跑的孩子、蹒跚的老汉,拍了几张照片,没有闪光,只有沉甸甸的真实。

三天后,丰安乡政府大院。崭新的三层办公楼在周围低矮的民居中显得格格不入,白瓷砖墙在阳光下刺眼。

院内停着几辆半新的公务车,郑开叶和杨宇扮作市里下来检查扶贫台账的普通工作人员,被一个满脸堆笑、大腹便便的乡办公室主任热情地引进了小会议室。

“领导辛苦!欢迎指导工作!”

办公室主任搓着手,指挥人端茶倒水,茶叶倒是上好的毛尖,香气扑鼻。“

我们丰安乡,在县委县政府和市里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全乡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8%以下!”

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排练好的流畅感。

几大本装帧精美、封面烫金的“精准扶贫台账”被恭敬地捧到郑开叶面前。翻开,表格工整,数据详实,帮扶措施、增收项目、责任人、脱贫年限……一应俱全,逻辑严密,挑不出毛病,每一页都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领导请看,”办公室主任指着台账,唾沫横飞,“我们采取‘一户一策’,精准滴灌!比如这户,张有福家,因病致贫,我们安排了健康扶贫,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同时,引导他家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高附加值中药材‘金线莲’,由乡里联系的公司包销,年增收5000元以上,去年已稳定脱贫!”

台账上的照片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张有福)捧着一把翠绿的植物,对着镜头拘谨地笑着,旁边的表格里,数字清晰明了。

郑开叶面无表情地翻着,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公式化的描述,他想起石坳子村赵老栓家空荡的灶台,想起那摔倒了又爬起来的小女孩沾满尘土的裤腿,眼前的台账越是光鲜亮丽,越是透着一股刺骨的虚假和荒谬。

“这个张有福家,我们去看看。”

郑开叶合上台账,声音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