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叶靠在宽大的椅背里,目光柔和地流连在画纸上,指尖轻轻拂过那粗糙的核桃表皮。
紧绷了太久的心神,在这一刻彻底松弛下来,一种深沉的疲惫与巨大的满足感交织着涌遍全身。
他端起手边早已凉透的茶,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投向窗外无尽的灯火。
鹰嘴岩的烟尘与轰鸣似乎还在耳畔,赵老栓的泪水、工人们的欢呼、贯通时那道穿透尘埃的光……无数画面在脑海中沉浮。
就在这万籁俱寂、心潮渐平的深夜,书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骤然发出了短促而急切的蜂鸣!铃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带着不容置疑的召唤意味。
郑开叶的目光瞬间锐利如鹰隼,松弛的身体条件反射般绷紧。
他放下茶杯,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抓起了听筒。
“喂,我是郑开叶。”
电话那头,背景异常安静,一个沉稳、平和、带着久居中枢所特有的雍容气度、却又无比清晰的男声,跨越了千山万水,平静地响起:
“开叶同志,这么晚打扰了,关于你新的职务安排,中央经过慎重研究,有了一些考虑,你的勇气、担当和在河阳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个更具挑战性、也关乎更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平台,需要你去扛起这副担子……”
河阳的腊月清晨,凛冽的空气里浮动着爆竹碎屑的硝烟味,清冷中透着一丝年关将近的躁动。
郑开叶站在市府大楼顶层办公室的窗前,目光掠过楼下广场。
那辆熟悉的黑色沃尔沃XC90旁,秘书杨宇正将最后一个小型行李箱放进后备箱——箱子里除了几件衣物,更多的是他执意带走的“纪念”:李小花那张稚拙却生动的“开路图”,用透明文件袋仔细封好;一枚来自石坳子村、表皮沟壑纵横的旧核桃,静静躺在一个铺着绒布的小木盒里;还有几张照片:陆港“新生号”首航时王德柱剪彩的瞬间,“望江苑”首批业主王慧在自家阳台上悬挂“家暖心安”锦旗时泪流满面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