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来自网络的声音

那个哭泣的妇女更是直接跪了下来,被郑开叶和李阳连忙扶起。

“大家请起!快起来!天冷,别冻着了!”郑开叶扶起她,对着人群大声说,“工作组明天就会来,会设立专门的接待点,大家有什么诉求、有什么证据,都可以反映!请大家相信政府,相信党!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尽全力,让大家早日搬进本该属于自己的家!”

他又走到那个煮饭的老妇人身边,蹲下身,看了看锅里稀薄的粥,温声问。

“老人家,家里几口人?粮食够吃吗?看病方便吗?”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只是用力地点头,又摇头,眼泪无声地滑落。

郑开叶转头对李阳沉声道。

“记下来,立刻联系民政部门和辖区街道,对安置区困难群众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确保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御寒物资和常用药品,马上落实!同时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生定期巡诊!”

“是!市长!我马上落实!”李阳迅速记录。

雨,渐渐下得密了。

清冷的雨落在郑开叶的头发、肩上,也落在这片充满苦难与新生希望的土地上。

他站在泥泞中,站在瑟瑟秋风中,站在数百双饱含热泪与期盼的眼睛中央,身影挺拔如松。

花都的第一天,第一站,市长郑开叶,以这样一种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这座城市宣告了他的到来,也向盘踞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发出了最明确的宣战信号:清淤疏浚,刮骨疗毒,就从这“凤凰台”开始!

冰冷的雨丝敲打着车窗,汇成道道蜿蜒的水痕,模糊了窗外花都湿漉漉、阴沉沉的街景。

郑开叶靠在后座,闭着眼,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凤凰台”安置区那一张张被绝望和风霜刻满的脸,是铁皮棚下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的微弱却倔强的希望之火,是那位老妇人无声滑落的浑浊泪水,还有那中年男人空洞麻木背后深不见底的痛苦。

“市长,”副驾驶上的秘书李阳打破了车内的沉寂,他转过身,手里拿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上正快速滚动着信息,脸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您到花都任职的消息,还有今天下午在‘凤凰台’安置区走访的情况……网上已经传疯了。”

郑开叶缓缓睁开眼,目光沉静地看向李阳递过来的手机屏幕,屏幕上,是几个热门社交媒体平台的截图。热搜榜上赫然挂着:

#郑开叶空降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