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还是怀才不遇的人

渡口区,花都唯一的深水港区,是“芯火”未来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关键节点。区港务管理局调度中心资深调度员赵海生,五十五岁,只有高中学历,却在港口一线干了三十八年。

他自荐的岗位是“芯火”物流协调专员或市口岸办负责优化通关流程的顾问。

赵海生是渡口港的“活化石”和“活地图”。

他对港区每一个泊位的水深、岸吊的性能、堆场的容量、甚至潮汐的变化规律都了如指掌。

他脑子里装着几十年来进出港船只的数据,能凭经验预判船舶靠离泊的最佳时机和最优路径。

更难得的是,他有一双发现效率瓶颈的“火眼金睛”和一套化繁为简的“土办法”。

他总结的“赵氏调度法”,能最大程度减少船舶滞港时间,提高泊位周转率,在业内小有名气。

然而,学历成了他难以逾越的鸿沟。

多次提干的机会,都因为“学历不达标”而与他擦肩而过。

他也曾提出过许多优化港口管理、提高通关效率的建议,比如简化某些联检手续、建立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等,但都被认为“想法很好,但操作复杂”、“不符合现行规定”而束之高阁。一些年轻的、有学历但缺乏经验的干部,反而成了他的领导。

赵海生的自荐信写得很朴实,附上了他手绘的港区优化布局草图、历年他经手调度节省的船舶滞港时间统计表(数字惊人),以及一份《关于提升渡口港综合效率的十点建议》,条条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