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郑开叶并未回办公室,而是让李阳驱车直奔北部新区。
车窗外,“芯火”一期的景象已翻天覆地。昔日荒芜的土地上,银灰色流线型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如同巨大的精密仪器,在秋日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
环绕厂区的生态防护林带初具规模,新栽的树苗在风中挺立。
巨大的工地上,二期扩容工程的前期土地平整已经启动,重型机械轰鸣,尘土飞扬中透着勃勃生机。
郑开叶的车直接驶入核心区。
他换上防尘服,走进刚刚完成设备调试的国家级半导体材料实验室无尘车间。
巨大的电子显微镜、分子束外延设备、高精度光刻胶涂布机……一台台代表着国内乃至国际顶尖水平的仪器安静地运行着,穿着白色防尘服的研究人员步履匆匆,神情专注。
梁亦峰迎了上来,他眼里的阴霾早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科研人员特有的锐利和兴奋:“市长!‘息壤’优化版的流片良率已经稳定突破85%,性能再提升12%!材料实验室这边,新型高迁移率沟道材料有了突破性进展,论文刚送审《Nature Materials》!”
郑开叶仔细听着,不时询问细节,目光扫过那些精密设备和忙碌的身影,最后落在梁亦峰脸上:“亦峰,辛苦了,二期扩容,国际联合实验室那块牌子,需要你这样的定海神针。放手干,需要什么,直接找我。”
梁亦峰重重点头,眼神灼灼:“市长放心,‘芯火’就是我的阵地!这把火,只会越烧越旺!”
离开实验室,郑开叶登上了指挥部旁新建的百米观景塔。
凭栏远眺,整个“芯火”生态城尽收眼底。一期的厂房如同坚实的基座,二期工地的喧嚣预示着更壮阔的未来,更远处,花都新城的天际线在薄暮中勾勒出繁华的轮廓。
一阵秋风掠过,带着工地特有的尘土气息和隐约的金属冷却液味道,郑开叶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口袋,那里空空如也,那两枚寄托着河阳民心与花都希望的核桃,早已随着“息壤”的献祭,成为一段象征,深藏于首都的国家荣誉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