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厂房,精心规划的绿地和公园,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在眼前铺展开来。
巨大的厂房、先进的流水线、忙碌而有序的工人……无不彰显着这座超级工厂的蓬勃生机。
梁鸿飞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基地的规模、产值、带动就业情况以及最新的技术突破。
“开叶,你看这条重型工程机械装配线,就是你当年力主引进的,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不仅国内供不应求,还出口到了十几个国家!”梁鸿飞指着一条繁忙的生产线,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和对郑开叶当年决策的敬佩。
郑开叶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梁鸿飞的汇报,心中充满了欣慰。
当年他顶着“败家子”、“好大喜功”的骂名,力主引进这条当时看来过于超前和昂贵的技术,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政策的延续性和继任者的执行力,在此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当年挖山修路的工程指挥部旧址。
这里已经改建成了一个小小的“河阳开拓者纪念馆”。
孙明远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和沙盘模型,感慨道:“开叶啊,就是在这里,你带着我们这群人,天天熬红了眼,跟专家吵,跟反对派争,跟大山较劲!那时候,谁心里不捏着一把汗?可你硬是咬着牙,带着大伙儿把这条路给‘啃’下来了!没有这条路,就没有河阳的今天!这座纪念馆,就是让后人记住,咱们河阳人是怎样从石头缝里抠出一条康庄大道的!”
站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看着墙上一张张记录着当年艰辛与豪情的照片,郑开叶、孙明远、梁鸿飞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那些争分夺秒、殚精竭虑、压力山大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中午,孙明远和梁鸿飞在新区一家环境雅致、口味地道的本地菜馆设宴,为郑开叶一家接风洗尘。
席间,没有繁文缛节,只有老友重逢的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