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之家”的选址和建设也波折不断。国资盘活的那处旧厂房,产权存在历史遗留纠纷,突然冒出一个“债权人”,拿着模糊不清的借据要求高额赔偿,阻挠施工队进场。项目被迫停滞。
与此同时,区内几家大型物流公司的老板联名找到李阳,“委婉”地表示愿意“捐建”一个更高档的“司机服务中心”,但条件是必须由他们指定的“协会”来管理,试图将这一民生工程再次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回迁小区的物业选聘更是陷入了复杂的利益博弈。
原有物业公司不甘心被清退,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居民(许诺减免物业费等)抵制新物业公司进场,甚至制造小规模冲突,而参与竞标的新物业公司中,也混入了与某些势力有关联的皮包公司,试图浑水摸鱼。
更让李阳感到警惕的是,一股针对他个人的谣言开始在区内某些圈子里悄然流传:
“李阳这么拼命,是想踩着渡口的烂摊子往上爬,镀金呢!”
“听说他在市里得罪了大人物,被‘发配’到渡口来顶雷的。”
“年轻人不懂规矩,乱搞一气,迟早把渡口的经济搞垮!”
甚至有人开始翻查李阳的“背景”,试图找出他的“污点”,将他和郑开叶的关系进行歪曲解读。
面对这些明枪暗箭,李阳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沉稳和韧性,他没有被谣言干扰,也绝不向利益集团妥协。
对于平台抵制, 他指示平台运营方加强信息审核和信用管理,对发布虚假信息、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永久封禁并列入黑名单。
同时,他亲自带队,走访区内几家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市场,说服他们将稳定的货运需求优先通过平台发布,并给予使用平台的诚信物流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如优先办理通行证、简化审批等),用实实在在的“大单”吸引司机和物流公司回归平台。
对于“司机之家”阻挠, 他一方面让区法制办和法律顾问介入,依法厘清旧厂房产权纠纷,对无理取闹的“债权人”坚决走法律程序。另一方面,他断然拒绝了物流公司老板们“捐建”的“好意”,明确表示“司机之家”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项目,必须确保其公益性和普惠性,管理权必须掌握在政府或政府委托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手中。
他顶住压力,另选了一处政府储备用地作为备选方案,加快规划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