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轿车平稳而迅速地行驶在通往花都市区的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由机场的开阔地带逐渐变为密集的现代化建筑群。
阳光炽烈,将“芯火”基地银灰色的厂房、国际陆港高耸的塔吊、智慧新城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边,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野心。
然而,车内的郑开叶却无暇欣赏这番景象。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屏幕上显示着省委发来的加密文件以及中办关于领导视察的初步行程和要求。字里行间,透着前所未有的分量和紧迫感。
视察时间定在本月下旬,满打满算也就两周多一点的准备时间。
行程安排极其紧凑,在花都的视察点初步拟定了四个,每一个都直指花都过去一年发展的核心与痛点:
“芯火”智能制造基地:这是花都经济奇迹的引擎,也是突破海外技术封锁的标志性成果,必须展示出最前沿的科技实力和稳定的生产能力。
渡口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地块:这是花都治理能力、担当精神和环保理念的直观体现,治理成效和后续规划是汇报重点。
国际陆港及“阳光物流平台”运营中心:展示花都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效率和开放性,以及用科技手段规范市场、打击垄断的创新实践。
“智慧花都”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综合展示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如何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管理、应急响应和民生服务。
每一个点都需要精心打磨,既要展现最真实、最亮眼的一面,又要经得起最苛刻、最细致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