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永恒的三体轮回中,我们的文明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破船,所有的努力都用于修补漏洞和抵御风浪,无暇他顾。然而,命运有时会将一丝微光,投入这无尽的黑暗。这微光并非来自我们的太阳,而是来自星辰之间。它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抉择,更照见了我们文明铁幕之下,那些细微而脆弱的裂痕。
第一章:寂静中的涟漪
监听网络,是我们文明伸向宇宙的沉默触须。它由遍布行星各地的巨大射电阵列构成,深埋于地下,以躲避乱纪元的地表浩劫。无数监听员,如同神经网络末梢的细胞,日复一日地处理着来自宇宙的嘈杂背景噪音——超新星的余晖、脉冲星的律动、星际介质的嘶吼……这一切,对我们而言,不过是宇宙这本厚重天书中,已知的、无意义的字符。
监听员1379号,便是这庞大网络中一个不起眼的节点。他的工作循环已经持续了数百个三体时(约合地球年数十年)。与其他同僚一样,他的思维大部分时间沉浸在海量数据的分类与筛选中,保持着近乎绝对的理性与平静。他的外形略显单薄,长期的独处让他的思维波纹带上了一种与其他同僚微妙的、难以察觉的疏离频率。他会在数据间歇,偶尔让自己的思绪短暂地飘向那片噪音之海背后可能存在的、超越三体残酷现实的诗意。
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循环里,一个信号,一个绝不属于自然宇宙的、被精心调制过的信号,如同一声清脆的铃响,穿透了所有的背景噪音,清晰地回荡在1379号的接收终端上。
第二章:信息的洪流与警告
信号来自一个已被标记、但从未被重视的方向——4光年外的一个恒星系。最初的内容是一段简单的重复信息,一个邀请,一个来自异星文明的、天真而鲁莽的呼唤。发信者,一个匿名的个体,似乎对其自身文明充满了深刻的失望,转而将希望寄托于渺茫的星空。
“到这里来吧,”那个信息仿佛在说,“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
紧接着,是更为庞大的信息流。那个世界——我们后来称之为“希望之星”——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政治……海量的数据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了我们的信息库。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三体世界截然不同的景象: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植被、稳定的气候……以及,一个充满了混乱、矛盾、情感与非理性,却又在科技上展现出惊人爆发潜力的文明。
也正是在这信息洪流中,夹杂着那个匿名发信者后续发出的、充满恐惧与悔恨的紧急警告: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这警告,与最初的邀请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揭示了那个匿名个体内心的剧烈冲突,也暴露了那个文明内在的深刻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