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南美三万里

第二站:玻利维亚·拉巴斯——云端上的城市

告别海岸,沧澜号调转航向,如巨鸟般穿越安第斯山脉高耸的脊梁。空气逐渐稀薄,寒意袭来。最终,她停泊在世界的屋脊——海拔超过3600米的首都拉巴斯。整座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倾斜的碗,镶嵌在群山环抱的高原上,云雾时常缠绕其间,名副其实的“云端之城”。

高原初体验: “哇哦!这里的空气…好清爽!” 路飞一下船就兴奋地猛吸了一大口。然而,稀薄冰冷的空气瞬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强烈的眩晕感猛地袭来,眼前发黑,脚步踉跄。“笨蛋!” 李路菲眼疾手快地一把扶住他,又好气又好笑,“高原上要像这样,慢——慢——呼吸!像老太太走路一样!” 她夸张地演示着缓慢的深呼吸。

罗宾的巫术探寻: 拉巴斯的街道陡峭如梯田,古老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旁是层层叠叠、色彩饱和度极高的房屋,像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罗宾循着一种混合着草药、熏香和古老尘埃的奇异气味,找到了着名的女巫市场(Mercado de las Brujas) 。狭窄的巷道两旁,摊位上陈列着令人屏息的神秘物品:风干的、裹着彩色毛线的羊驼胎儿(llama fetuses) ——当地人用于新建筑奠基的祭品,祈求好运和保护;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矿石水晶;用奇特植物根茎和种子串成的项链;盛在陶罐里的不明粉末和草药。罗宾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黝黑光滑的黑曜石,指尖传来沉甸甸的冰凉触感,仿佛能吸收灵魂。她低语,带着对未知的敬畏:“这些石头…是大地凝固的血液,承载着比印加帝国更久远的、对天地神灵的信仰与祈求。”

布琳的肉馅饼惊喜: 适应高原的头晕后,布琳的注意力立刻被街头飘来的诱人香气捕获。她在一个冒着腾腾热气的摊位前停下,买了一只金黄油亮的Salte?a。小心翼翼地咬开酥脆的外皮,一股裹挟着浓郁肉香(通常是牛肉或鸡肉)、混合着甜豌豆、橄榄、葡萄干和微辣酱汁的滚烫馅料瞬间涌出,鲜美的汤汁几乎要溢出嘴角。那丰富多层次的口感和恰到好处的调味让她惊艳不已,顾不上烫嘴,满足地眯起眼:“唔…这个!外酥里嫩,馅料多汁又复杂,比阿根廷的Empanadas还要风味浓郁!太棒了!”

凌云与张安琪的空中俯瞰: 要领略这座“碗中城市”的全貌,最好的方式无疑是乘坐那如同空中巴士般的缆车(Teleférico) 。随着缆车平稳上升,脚下的景象豁然开朗。密密麻麻、色彩斑斓的房屋如同无数积木,沿着陡峭的山坡铺展、堆叠,形成令人惊叹的立体画卷。在高原强烈而纯净的阳光下,无数锌皮或瓦片覆盖的屋顶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散落一地的碎金。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伊利马尼峰(Illimani) 巍峨耸立,山巅在稀薄空气中闪烁着圣洁的寒光。一种奇异的宁静感笼罩着凌云,她望着触手可及般的湛蓝天空,轻声说:“这里的天空…如此之近,如此之蓝,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天堂的穹顶。” 张安琪则完全被这宏大的视觉奇观征服,相机快门声不绝于耳,她喃喃道:“上帝视角…每一帧都是无需修饰的、震撼心灵的明信片。”

娜美的自由共鸣: 穆里略广场(Plaza Murillo) 是拉巴斯跳动的心脏。娜美避开喧嚣的人群,独自踱步至此。广场中央,玻利维亚独立英雄佩德罗·多明戈·穆里略的青铜雕像巍然屹立,他一手持剑,一手指向前方,目光坚毅地凝视着这片他用生命争取自由的土地。高原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在雕像上,勾勒出刚毅的线条。娜美站在雕像基座旁,仰望着这位先驱者。海风仿佛带来了大海的呼唤,也带来了他无声的呐喊。一种跨越时空的强烈共鸣在她胸中激荡——对枷锁的痛恨,对无垠大海和自由意志的渴望。她琥珀色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声地宣告:“为自由而战,无论付出何种代价…这就是我们飘扬的海贼旗上,最核心的信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站: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与激情

沧澜号沿着安第斯山脉东麓一路向南,告别了高原的冷峻,空气逐渐变得温暖湿润。最终,她抵达了以优雅与激情闻名于世的大都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的巴黎”。

罗宾的艺术漫步: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清晨,带着慵懒的欧洲情调。阳光穿过雷科莱塔区(Recoleta) 高大古老的梧桐树(Plátanos) 茂密的枝叶,在宽阔洁净的林荫大道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影。罗宾漫步于此,如同行走在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宏伟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府邸、精雕细琢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公寓、肃穆的哥特复兴式教堂…风格各异却和谐共存。她在一座布满精美石雕的古老教堂前驻足良久,指尖仿佛能感受到石匠们倾注的灵魂。她仰望着那些诉说圣经故事和天使奏乐的精美浮雕,轻叹:“这里的每一块大理石,每一寸石膏雕花,都在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移民的梦想、贵族的荣光与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