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秋天的气息,伟人的约见

数万套先进医疗设备、大量基础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医疗技术资料被送入急需的医院;

一批批工程机械的关键部件,通过复杂的转口贸易,悄然进入国内大型国企。

这些援助,精准地切中了当时中国最迫切的需求——吃饱饭、恢复生产、改善民生。它们并未直接打上石松的名字,而是通过“爱国华侨”、“国际友好组织”等多种渠道,低调而高效地完成。但其庞大的总量和精准的投放,不可能瞒过最高层的眼睛。主持经济工作的邓公案头,一份份关于这些“神秘援助”来源的调查报告不断汇集,最终所有的线索都隐隐指向了同一个名字:石松——叶帅的女婿、东南亚联盟的无冕之王、沉睡十二年苏醒后爆发出惊人能量的世界级隐形富豪。

他想起叶帅曾私下提及这个女婿时的复杂神情,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报告里描绘的石松,不仅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更展现出对科技前沿的恐怖掌控力(光刻机项目虽高度保密,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和技术人才动向瞒不过顶级情报机构)和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洞察(与哈默的密切互动已被关注)。

“这是个能下大棋的人。”“在海外,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手里,还握着未来科技的钥匙……更重要的是,他是剑英的女婿,这条纽带,天然可靠。”

他拿起笔,在一份印有国徽的专用信笺上,沉稳地写下批示:

请剑英同志转达:对石松先生心系桑梓、慷慨解囊之深明大义,我谨代表国家和人民,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祖国的发展与开放,需要汇聚全球英才与力量。石松先生乃海外华人翘楚,见识卓绝,若能拨冗,余甚盼能与先生及夫人周璇女士一晤,时间地点可由先生方便酌定。共叙乡情,共商合作,展望未来。

一九七七年十月

批示迅速被加密送出。一场跨越重洋、连接着古老东方与海外巨擘、关乎未来国运的世纪会面,在1977年的深秋,正式提上了日程。

皇宫书房内,石松接到了叶帅亲自打来的加密电话。听完转述的邓公亲笔信内容,石松放下听筒,走到窗边。秋日的帝汶海,深邃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