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都安,车队折向北,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红圈中资源最丰富、情况也最复杂的一角——南丹县。还未进入矿区,空气中就弥漫开一股刺鼻的硫磺和粉尘混合的味道。沿途的河流,溪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赤红色或浑浊的灰黑色。
进入矿区(主要是有色金属,尤其是锡矿),景象更是触目惊心:
原始与野蛮的开采: 随处可见简陋到极致的矿洞,如同大地的疮疤。矿工们(很多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当地农民或流民)背着沉重的竹篓,佝偻着腰,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钻进仅容一人的狭窄矿洞。洞口堆满了废石渣,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致命的污染: 选矿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肆意排入山涧溪流,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鱼虾绝迹。空气中粉尘弥漫,许多矿工和附近村民都患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矿难频发: 向导和当地接待人员(石松先遣队成员)沉痛地告诉李云龙和丁伟,这里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小矿难发生,死人塌方是家常便饭。“人命在这里,还不如一筐矿石值钱。”向导低声说。
恶霸盘踞: 几个规模稍大的矿点,被当地势力强大的“矿霸”控制。他们勾结一些基层小吏,欺压矿工,克扣工钱,甚至草菅人命。矿工们敢怒不敢言。石松派来摸底的工作人员,甚至受到过隐晦的威胁。
李云龙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着这片被疯狂掠夺、伤痕累累的土地,脸色铁青,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丁伟也紧锁眉头,语气凝重:“老李,这哪里是采矿?这是吃人!是喝血!石松要在这里建现代化矿场和深加工厂,阻力会非常大,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要拔掉这些盘根错节的毒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任务:淬炼与新生
当晚,在南丹县城简陋的招待所里,李云龙和丁伟与石松派来的核心团队以及当地政府中支持改革的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空气中弥漫着压抑和紧迫感。
李云龙传达了领导的明确指示和石松的坚定决心:“领导把这块红土地交给我们,石松亲王倾全力投资,不是为了继续掠夺和制造苦难!我们要在这里,建一座世界一流的、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矿山和深加工基地!要让地下的宝藏,真正造福家乡人民,而不是滋养蛀虫和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