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纸写完画完,石峰把它们叠好,顺手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和其他材料混在一起,仿佛只是几张无聊的涂鸦。右下角,他模仿着看过的动画片,认真地写上:**少年侦探团4人**(石峰、阿罗、阿彦、阿玉)。
下午,阿罗的父亲,那位面容严肃的罗副局长下班回家。他习惯性地走向书桌,准备整理材料。那几张叠放在最上面的、明显是小孩子笔迹的纸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皱着眉,随手拿起来,以为是儿子的乱涂乱画,准备训斥几句。
然而,目光扫过纸上的内容,罗副局长脸上的愠怒瞬间凝固,随即变成了极度的震惊!纸上那看似幼稚的分析,逻辑之严密、指向之精准,远超他手下一些老侦查员的思路!尤其是对案犯甲藏匿点的排序和状态描述,几乎就是他们在摸索的方向!更让他后背发凉的是那张“女警抓坏蛋”的画——他们内部刚刚收到邻县协查通报,该案犯乙极有可能流窜到本县,而且负责追捕的主力,正是邻县那位以干练闻名的女刑警队长!这“预言”般的巧合,简直匪夷所思!
他猛地抬头看向在院子里玩耍的四个孩子,目光锐利如刀,最终落在那个最安静、眼神也最沉静的石峰身上。他强压住心头的惊涛骇浪,不动声色地将那几张纸仔细收好。
接下来的几天,罗副局长不动声色地按照纸上分析的方向,尤其是案犯甲的三个藏匿点,重点布置了警力。结果,仅仅两天后,在第一个地点——老街废弃染坊,惊慌失措、正试图撬开一个旧保险箱的案犯甲就被蹲守的民警一举抓获!人赃并获!而关于案犯乙的线索,也迅速与邻县传来的信息高度吻合,那张“女警抓坏蛋”的画,仿佛一个诡异的预言,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几天后,罗副局长把四个孩子叫到办公室。他脸上依旧严肃,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他把一个信封放在桌上,推到孩子们面前。
“这是悬赏奖金,”他声音低沉,“按照规定,提供关键线索协助破案,可以获得奖励。不过……你们是未成年人,这笔钱,按规定只能给你们一部分。” 信封里是崭新的一百五十块钱,这在1986年,对于几个小学生来说,无疑是笔巨款。
四个孩子惊呆了!阿玉最先欢呼起来,眼睛瞪得溜圆。阿彦和阿罗也激动得满脸通红。石峰则平静地接过信封,对罗副局长微微鞠了一躬:“谢谢罗叔叔。” 他心知肚明,这已经是罗副局长能争取到的最大额度了。
傍晚,民和街口那个烟雾缭绕、香气四溢的烧烤摊迎来了四位“阔气”的小主顾。他们豪气地点了平时根本不敢想的大把肉串、烤豆腐、甚至每人一瓶玻璃瓶装的汽水!炭火滋滋作响,肉串上的油滴落,香气弥漫。四个小脑袋凑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满足的红光。这是属于他们的胜利果实,是少年侦探团的第一桶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啃着香喷喷的肉串,看着夕阳给小镇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一种属于伙伴间的亲密无间在流淌。石峰看着身边笑得无忧无虑的阿彦,那个前世悲剧的影子又浮上心头。他忍不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轻声问道:“阿彦,如果……我是说如果,你以后当了大官,你会怎样?”
阿彦正努力对付着一块烤得有点焦的豆腐,闻言抬起头,脸上还沾着油渍,眼睛亮晶晶的:“多大的官?像阿罗爸爸那样,穿着警服,腰里别着枪,好威风吗?” 他语气里满是单纯的向往。
石峰摇摇头,目光望向远处朦胧的山影:“比副局长大得多。嗯…差不多像以前的白崇禧那样,可能比他差一点,管很大的地方。比如…管广西所有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