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轿车平稳地驶离深圳,沿着广深高速公路向北疾驰。1997年初春的岭南,窗外是连绵的绿意和蓬勃的生机,国道两旁可见不少新建的厂房和拔地而起的楼盘,巨大的广告牌上印着“97回归”的喜庆字样和充满时代感的商品宣传。阿玉好奇地张望着,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深入广州。
进入广州市区,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与深圳截然不同的厚重与喧嚣。街道更显狭窄拥挤,自行车洪流与崭新或陈旧的汽车交织在一起,穿着喇叭裤、花衬衫或朴素工装的人们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粤式早茶的点心香气、汽车尾气以及老城区特有的潮湿气息。高架桥正在建设,巨大的水泥墩子矗立着,吊车轰鸣,尘土飞扬,显露出这座城市在变革中的阵痛与活力。路边的音像店震耳欲聋地播放着四大天王的金曲,报摊上挂着大幅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一切都躁动着,指向那个即将到来的历史节点。
石峰显然对广州颇为熟悉,指挥着司机熟练地穿梭于略显杂乱的街巷。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天河区一个并不起眼的居民小区。在一栋略显陈旧的单元楼里,他们敲开了一扇门。
开门的是一个圆脸、戴着眼镜、笑容憨厚的年轻人,穿着随意,甚至有些不修边幅,正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丁磊(丁胖子)。他租住的地方兼作临时办公室,房间不大,堆满了电脑主机、显示器、成捆的网线和各种技术书籍,显得有些凌乱,却充满了创业初期特有的那种混杂着理想与混沌的气息。
“石总?快请进!地方有点乱,不好意思。”丁磊热情地将两人迎进屋内,眼中带着一丝惊讶和好奇。他显然没想到这位在深圳商界已有名气的年轻富豪会亲自登门。
简单的寒暄后,石峰没有过多客套,目光扫过那些运行着的电脑屏幕,直接切入主题:“丁先生,我对你在网络技术上的见解和想法很感兴趣。听说你正在筹备一些事情?”
提到自己热衷的领域,丁磊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的腼腆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热忱。他侃侃而谈,从对互联网未来的判断,到对现有电信服务的思考,再到他正在构思的一个基于邮件系统和信息服务的创业计划雏形。虽然想法还不算完全成熟,有些细节甚至略显粗糙,但他展现出的技术直觉和对行业前景的敏锐洞察力,让石峰暗自点头。
阿玉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虽然那些技术术语对她来说如同天书,但她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身上燃烧的激情和石峰眼中流露出的欣赏。
待丁磊讲完一个段落,石峰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直视对方,语气沉稳而有力:“丁先生,你的想法很有潜力。互联网的未来在中国,而我们需要提前布局。**深圳BAT集团**愿意投资你的项目。”
丁磊精神一振,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
石峰伸出两根手指:“60万人民币。作为天使投资,**深圳BAT集团**占股40%。这笔钱,足够你组建一个像样的初始团队,租下正式的办公场地,把你的想法初步落地。我们需要尽快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