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困境与硅基的困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斗伊始,硅基网络清晰地感知到人类的慌乱与不适应。
编织者-灵思(分析中): “对方能量武器(激光)效率低下,无法有效穿透我方舰船晶体结构。动能武器(炮弹)冲击被分散吸收。他们似乎在用……错误的工具进行战斗。”
局部战场节点报告: “目标舰队护盾频率正在频繁切换,试图抵消共振。效果有限。多艘目标舰体结构应力急剧上升,部分单位丧失功能。”
在硅基文明看来,人类的战术僵硬而低效。他们依赖预装的武器系统和后方的指令,而硅基文明的每一次攻击都是“量身定制”,直接针对目标的物理本质。人类舰队的阵型在无处不在的共振攻击和晶体碎片的冲击下,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转折点:次声波冷焰)
然而,当人类舰队突然切换攻击模式,释放出那种覆盖全球的、低频的次声波时,情况发生了逆转。
全球网络警报(频率混乱、痛苦): “警报!未知广域低频干扰!频率… 18Hz!与基础神经信号传输频段冲突!”
编织者-灵思(意识流出现紊乱): “无法理解!这不是攻击性共振!这是…噪音!纯粹的、混乱的噪音!它在阻塞我们的信息交换!”
守护者-锋刃(指令传输受阻): “网络连接稳定性下降!基层单位反馈延迟!轨道单位控制链路…减弱!”
18Hz的次声波,本身不足以摧毁晶体结构,但它恰好干扰了硅基生命用于基础意识交流的振动频率。这就像在人类的战场上,突然释放了覆盖全场的、强大的电磁脉冲,虽然不炸毁坦克,却让所有无线电通讯彻底失灵。
对于依赖精确谐振和瞬间信息共享的硅基文明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共振死光因能量引导混乱而熄灭,晶体战舰的动作变得呆滞、失去协调,地表晶体森林的光芒极速黯淡。
守护者-锋刃意识到了危险。它尝试调动更深层的地脉能量,试图冲破这种干扰,但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整个硅基文明仿佛被强行“静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力状态。
它们不理解这种“卑劣”的、不直接破坏却瘫痪通信的攻击方式。在它们古老的记忆簇中,从未记载过这样的战术。一种基于误解的愤怒和更深的警惕,在集体意识中蔓延。
它们被迫陷入了沉默,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的乐章。而远方的“星巢”母舰,感受到了母星网络的异常,正在加速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