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方便,也可以告诉我谁掌握这个情报,剩下的事就不劳你插手了。”
沈少秋语气缓了些,并未强人所难。
他也明白,这种事本就敏感。
“好。”
李华松了一口气。
这个要求,他还能承受。
“那我等你进一步的消息。”
沈少秋心里明白,李华在电话里不便多谈。
“嗯。”
李华应了一声,虽主要往来于商务领域,但对科研圈子也并非全然陌生。
那些在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多少都会听说过那个实验室的传闻。
更何况,他只需提供几个名字,不必亲自出面周旋——对他而言,这已是再合适不过的差事。
挂断电话后,李华坐在原地沉吟片刻。
“该提谁呢?”
他在脑海中逐一筛选合适的人选。
两天后,一封加密信息发送到了沈少秋手中。
当邱刚敖拿着资料推门而入时,沈少秋正低头翻阅吴桐刚呈上来的实验报告。
疫苗已进入初期试验阶段,初步反馈尚可,但前路依旧漫长,必须推进到下一环节才能下定论。
此时,金三角已有零星病例出现。
港岛的防控启动得较晚,加之人员流动复杂,在封锁措施尚未完全落实之际,病毒便已悄然扩散。
王建军带队将新感染者全部隔离,然而这种病似乎存在潜伏期,早期难以察觉,导致防控网始终有漏洞,疫情仍在缓慢蔓延。
“沈sir。”
一声轻唤把沈少秋从思绪中拉回。
“什么事?”
“李华那边回信了。”
邱刚敖递上手中的文件。
这类敏感情报,向来由他亲手送达,绝不经他人之手。
“拿来吧。”
沈少秋接过纸页,扫了一眼——上面列着几位阿里卡科研人员的名字,李华甚至还附上了各自的背景与个人喜好,显得格外周到。
但这些细节对沈少秋毫无意义。
他只需要知道目标是谁就够了。
李华或许以为他是想走人情、搞关系,甚至用利益打通关节。
可那从来不是他的作风。
他更习惯用最直接的方式撬开对方的嘴。
“想办法把这个抓过来。”
沈少秋指尖落在其中一人名字上——那是名单里职位最高的一位。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