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迈入了1978年的一月。长白山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呵气成冰。
然而,这份严寒却丝毫无法冻结李家坳村民们心中那团越烧越旺的期待之火。
高考结束后的这一个多月,对参加考试的年轻人及其家属而言,是漫长而焦灼的等待。
每一天都像是在炭火上煎熬,既盼着消息快来,又害怕听到不好的结果。
菌厂和药酒厂的工作照常进行,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总是不自觉地绕回到高考成绩上。
李满仓依旧每日劳作,沉稳如山。但他也能感觉到,家里的气氛明显不同。
王秀芹做饭时常常走神,李满屯抽烟的频率高了,连春梅和铁蛋这两个平日里还算沉得住气的孩子,眼神里也多了几分藏不住的忐忑。
胡秋萍则更加沉默,空闲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坐在学习教室里,望着窗外的雪景出神,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希望与恐惧交织,这便是等待的滋味。
一月中旬的一天,晌午刚过,村东头军营的方向突然传来了吉普车引擎的轰鸣声。
这声音在平日安静的雪村里显得格外突兀。
很快,一辆挂着小号车牌的吉普车在几名军人的护卫下,直接开到了村委大院门口。
消息像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村子。
“来了,送通知书的来了。”
“是省里来的车,肯定是高考的消息。”
原本在屋里猫冬的村民们都涌了出来,裹着厚厚的棉衣,聚集在村委大院外围,伸长了脖子张望,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激动和好奇。
王振山和周建党早已得到通知,等在村委。
李满仓也被雷连长请了过去。
胡秋萍、春梅、铁蛋以及所有参加了高考的知青和村里年轻人,全都聚集在村委那间最大的办公室里,心脏砰砰直跳,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来自省招生办和教育厅的两位干部,在雷连长和县里一位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了办公室。
他们脸上带着和煦而郑重的笑容,手里捧着一摞厚厚的、印着红色字体的信封。
没有过多的寒暄,为首的干部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年轻而紧张的面孔,声音洪亮地宣布:
“同志们!我代表省招生委员会,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
在刚刚结束的1977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我们李家坳生产队参考的二十三名考生……”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下面瞬间屏住的呼吸和瞪大的眼睛,脸上笑容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