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屯虽然不懂“可持续发展”这么大道理,但“细水长流”、“不能断子绝孙”
这话他听得明白,立刻郑重地点头:“俺懂!俺懂!放心,俺一定嘱咐他们,可劲儿找大的,好的,小嘎豆子绝对不碰!”
兄弟俩这边正说着,铁柱那边已经砍够了木条,捆好了两捆。
“爹,叔,木头砍好了!”铁柱喊道。
“好,就来!”李满屯应了一声,又兴奋地看了一眼弟弟的布口袋,这才转身去扛木头。
李满仓也将布口袋扎好,心里充满了喜悦。不仅初步验证了采药的可行性,还为家里找到了又一条稳定的增收路子,更重要的是,能把大哥一家也带动起来。
三人扛着木头,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只欢快的狐狸,下山回家。
回到院里,李满仓将采来的药材小心地摊开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又仔细跟闻讯赶来的王秀芹和几个侄子讲解了这些药材的模样和值钱之处,引得大家啧啧称奇,跃跃欲试。
一下午,李满屯父子俩和李满仓一起,和泥、立桩、捆扎,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李满仓力气大,负责立桩夯实;李满屯经验老道,指挥着捆绑;铁柱则手脚麻利地递送材料。
很快就把后院那个破旧的猪圈修葺一新,虽然简陋,但足够结实。
他们将六只小野猪赶进新圈里,小家伙们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哼唧声都似乎欢快了些。
看着修好的猪圈和晾着的药材,李满仓和李满屯相视一笑,都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日子仿佛有了奔头,越过越有希望。
夜深人静,李家坳沉浸在一片漆黑的静谧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风吹过松涛的呜咽声。
李满仓悄无声息地披衣下炕,看了一眼里屋睡得正香的四个女儿,轻轻拉开院门。
火云警觉地抬起头,看到是他,亲昵地凑过来。李满仓揉了揉它的脑袋,低声道:"好好看家。"
便闪身融入浓重的夜色里。
他要去公社的黑市淘换点票据。
虽然私房钱加上从赵家追回的钱让他手头有了两百多块的"巨款",但这年头,光有钱还不行。
买稍微像样点的工业品,比如那把看中的铁菜刀,就需要工业券。
给女儿们多扯几尺布做换洗衣裳,布票也远远不够。
这些紧俏的票证,往往比钱还难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