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卷着雪沫,吹拂着李家坳家家户户屋檐下挂着的冰凌,却也吹不散村里越来越浓的年味儿和一股按捺不住的喜悦。
一九七六年的日历,即将翻过最后一页。
对李家坳来说,这一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去年被李满仓抓回来的小野猪崽子,经过一年灵泉水的暗中滋养和精心喂养,长得膘肥体壮,皮毛黑亮。
个头远超寻常家猪,每一头都足有两百三四十斤重,堪称猪中的“巨无霸”。
留出一头最肥的自家过年享用,剩下的五头,连同村里今年按规定上交国家的任务猪,一起被赶上了前往公社收购站的拖拉机。
当那五头格外显眼的野猪和村里其他肥猪过秤结算后,带回的钞票让负责去卖猪的王振山和会计手都有些发抖。
光是这五头野猪,就卖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远超普通家猪!
但这,还只是开胃小菜。
腊月二十,李家坳生产队年终分红大会,在修缮一新的队部大仓库里隆重召开。
仓库里挤满了人,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期盼的笑容,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热切的气息。
王振山站在前面,面前摆着厚厚的账本和一沓沓用牛皮纸捆好的大团结。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想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但那微微的颤抖和满脸的红光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激动。
“社员同志们!静一静!现在,由我和周支书,向大家公布咱们李家坳生产队,一九七六年的年终决算和分红情况!”
仓库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孩子们偶尔的咿呀声。
“今年,咱们队,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王振山声音洪亮,“粮食生产,圆满完成上级任务,口粮分配比去年增加一成半!”
下面响起一阵满意的嗡嗡声。
“但是!”王振山话锋一转,用力拍了拍桌上的账本,“咱们今年收入的大头,是咱们的‘聚宝盆’,食用菌种植小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眼神火热。
“从今年春天开始,到年底,咱们的菌房,生产鲜菇、干菇,主要供应县钢铁厂和公社供销社,部分干菇通过胡秋萍同志的关系卖到了市里……累计总收入……”他故意拖长了声音,看着下面一张张屏息凝神的脸,猛地报出一个数字:
“两万三千七百八十五块六角四分!”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