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李家坳的春节

腊月三十下午,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雪地上。

在王振山和周建党的组织下,一个前所未有的“集体迎新春联欢会”在修缮一新的队部大仓库里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仓库中央清理出了一片空地,权当是舞台,四周摆满了长条凳、马扎,甚至还有孩子们搬来的磨盘和树墩。

男女老少,只要能走动的,几乎全来了,四百多号人把仓库挤的满满当当。

这年头,哪有什么集体活动啊,为了节省,一般大家都我在屋里猫冬。

也就李家坳今年进项多,大家伙吃的好,穿的暖。

联欢会没什么高大上的节目,全是社员们自编自演,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质朴的幽默。

铁柱、铁蛋、铁牛和几个半大小子,憋红了脸表演了一段“忠字舞”,动作虽有些笨拙僵硬,但那股子认真劲儿赢得了满堂彩。

春梅、夏竹带着村里几个要好的姑娘,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清脆的歌声在仓库里回荡,带着少女特有的朝气。

秋菊和冬兰也壮着胆子,在大家的鼓励下,背了一首在学校刚学的《锄禾》,奶声奶气,却格外认真,引得大伙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就连平日里最老实的老庄稼把式李老栓和周老六,也被众人起哄,涨红着脸吼了一嗓子不成调的东北二人转片段,那破锣嗓子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他们自己也挠着头嘿嘿直笑。

李满仓和家人坐在靠前的位置,王秀芹和李孙氏看着台上的孩子们,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李满屯和周围的汉子们大声叫好,互相递着自家炒的南瓜子。

活动的最高潮,并非表演,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家宴”。

这是周建党媳妇出的主意,得到了王振山和妇女主任的大力支持。

规则简单却极富创意:每家每户,都出一个自家最拿手、最能代表年味的菜,用统一的海碗装好,送到仓库隔壁临时整理出来的大房间里。

每碗菜都对应一个编号,就连负责登记的妇女主任,也不知道哪个编号对应哪家,这是为了防止互相攀比。

表演结束后,王振山站在前面,声音洪亮地宣布:“乡亲们!静一静!

下面,就是咱们今天最实在的环节,抓阄品年味儿!

看到旁边屋里的菜了吗?都编上号了,现在,每家派个代表,上来抓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