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高考的队伍在傍晚时分回到了李家坳。
拖拉机的轰鸣声尚未停稳,年轻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斗,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憧憬的红光,相互讨论着报名时的见闻,对未来的期待几乎要溢出来。
整个村子都因为他们带回来的这股生气而变得活跃起来。
春梅和铁蛋回到家里,依旧兴奋难平,围着李满仓、李满屯和王秀芹,叽叽喳喳地说着在县里的见闻,有多少人报名,场面多么热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学校门的轮廓。
李满仓耐心地听着,看着儿女眼中璀璨的光芒,心中那份因守护而生的冷硬,也不自觉地柔软了几分。
夜色渐深,喧嚣慢慢沉淀。
李满仓洗漱完毕,正准备歇下,院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随即是两下克制的敲门声。
“满仓哥,睡了吗?”是胡秋萍的声音,比平日里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李满仓有些意外,还是走过去打开了院门。
月光下,胡秋萍站在那里,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围巾松垮地搭在脖子上,脸颊被夜风吹得微红,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蕴藏着两簇跳动的火焰。
“秋萍?这么晚了,有事?”李满仓侧身让她进来。
胡秋萍走进院子,却没有进屋,只是站在清冷的月光里,双手插在棉袄口袋里,脚尖无意识地碾着地上的小石子。
她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积蓄勇气,然后抬起头,直视着李满仓的眼睛。
“满仓哥,我……报名了。”她轻声说,“我想考到北京去。”
“这是好事。”李满仓点头,语气平和而肯定,“以你的基础和这半年来的用功,没问题。北京天地广阔,适合你这样的年轻人去闯荡。”
他的肯定让胡秋萍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随即又被更复杂的情绪覆盖。
她咬了咬下唇,声音更低了,却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坦诚:“可是……我……我心里念着你。”
这句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李满仓心间漾开一圈涟漪,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姑娘,青春正好,才华初显,未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