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一头陷入沉默,明显他被张华的话语绕懵了。
张华直接切入主题:“正好沈弼先生来电,关于金门大厦的收购,我依然希望能得到汇丰的支持。我的预期是,收购价控制在7亿港元之内,并且,”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清晰地说道,“我希望利率方面,汇丰能给予最大的优惠。”
电话依然沉默了片刻,显然沈弼在快速权衡。
张华去过中鑫,这无疑增加了华影的筹码,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华影并非只有汇丰一个选择,但同时,张华又明确表示继续与汇丰合作,又展现了足够的诚意。
几秒钟后,沈弼的声音再次响起,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沉稳:
“7亿的价格,我们可以协助帮忙收购。至于利率……基于华影良好的信誉和建立我们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汇丰可以提供低于市场水平的优惠利率。”
“非常感谢沈弼先生的支持!”
张华的笑容变得真切了一些,“我在港岛停留的时间不多,希望能尽快见到合同协议的签订。”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张华挂断了电话。
办公室里短暂的寂静,被梁百韬急切的声音打破:
“我还是担心,集团步子迈得太大。收购大厦容易,可要把这么多办公面积租出去,需要时间。国内企业来港岛设立分支机构,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规模的事。”
张华没有直接反驳,“梁生,你担心的没错。所以,”
他笑了笑,“接下来的事,就要靠你了。”
“靠我?”
梁百韬一怔,完全没跟上张华的思路。
他以为张华会解释如何招商,如何运作资产,却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到了自己身上。
“对,靠你。”
张华走回办公桌,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瑞士汇票,递到梁百韬面前。
“这是我答应你的投资,两百万美元,应该足够你创立一家专业的金融服务公司。”
梁百韬彻底愣住了,又抬头看看张华,以为自己听错了:
“张生,您……您说什么?创业?我?”
“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待在港岛,还需要你分心,帮我一边照看华影在港岛的业务,一边创办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