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齿轮厂新工人入厂

5.20 齿轮厂新工人入厂

午后仲昆把加工车间负责人小尚到办公室来。此时毕厂长也已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三人随即围绕招工事宜与机床安装协调工作展开讨论。

“小尚,新学员入厂后,大概需要培训多长时间才能独立操作?”

仲昆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对生产进度的关切。小尚低头略作思索,随即回答:“工种不同,培训周期也不一样。车工要是技术底子好,3天就能上机实操;基础差一点的,5天也没问题。滚齿机操作相对复杂些,得5到7天;珩齿机的话,一般7天差不多,要是学得慢、底子薄的,多给2到3天也足够了。整体来看,平均按7天算就行。”

仲昆听完,快速在心里盘算起来。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我记得维修站明天有一批学员毕业,我去那边看看情况,能招多少算多少,最多招9人。要是能招满,正好可以安排三班倒的工人都带徒弟。等到11月新机床启动后,缺多少人我再一次性招齐。这样一来,下个月10号左右应该就能开三班,争取达到每月生产个齿轮的目标。”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只要我把莱阳拖拉机厂的供货渠道打通,明年咱们厂实现年利润三百万以上绝对没问题。剩下的,重点就是抓管理,把成本降下来,利润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三人刚敲定完学员培训的相关安排,办公室的门便被推开。老夏师傅领着十几个扛着大锤、拿着钢钎的建筑工人走了进来,显然是准备开始车间基础施工。仲昆和毕厂长见状,立刻起身,与老夏师傅一行人一同前往车间现场。

他们首先来到精密铸造车间,仲昆指着地面上规划好的区域,向工人们详细交代了中频炉基础的破碎和挖掘任务,从施工范围到深度要求,都一一明确。随后,众人又转战到机加工车间。虽然车间内的中频炉尚未搬走,但仲昆还是指着两处空闲区域说道:“这里还有两块能安装机床的空地,正好可以先把机座做起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确定了三个基座的施工位置和具体要求后,毕厂长转过身对身边的夏颖叮嘱道:“后续的施工监督和验收工作,就交给你负责了,一定要盯紧质量和进度。”夏颖连忙点头应下。

将所有现场工作安排妥当,仲昆才与毕厂长等人一一告别,并随手带了两枚2095号齿轮。随后驱车前往市区。车子行驶在熟悉的街道上,午后的喧嚣渐渐褪去,他先是绕到烤鸭店,买了一支香气四溢的烤鸭,接着便径直前往迎宾饭店。在服务台,他拿到了312房间的钥匙,脚步轻快地走上楼梯。

用钥匙打开房门的瞬间,一股淡雅的香水味扑面而来,驱散了午后的疲惫。房间内光线柔和,卞会计早已在被窝里等候着温馨的时刻到来。

17日早晨,调度会的余音刚落,永明便与仲伟、金生、玉良三人一同赶往粮库大院,一场紧张有序的清理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踏入大院,永明迅速明确分工:他与金生负责大院垃圾与杂草的清理,待清理工作推进到一定阶段,金生需将货车开至院门口,将集中的垃圾、杂草装车运走;仲伟则与玉良搭档,进行电路的检查与维修。

电路检修现场,两人仔细排查后发现,粮库原有线路基本能正常使用,但总电闸因年久失修必须更换。更换新电闸后通电测试,电表运行状态可以。不过,屋里的照明灯具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开关与灯线也需重新规划布线,这成为了电路改造的主要任务。

另一边,永明与金生的卫生清理工作效率颇高。上午10点,大院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垃圾和杂草均已装车运离。他们随即转入正房6间屋子的清理,屋内垃圾不多,仅装了两麻袋。针对窗户玻璃上的积尘,两人从院子的井中打水,将每一块玻璃都擦拭得透亮。截至午饭前,正房与大院的卫生已基本收拾妥当。照明和开关也已安装妥当。

短暂休整吃过午饭后,四人再度协作,驾驶货车两次前往家具厂,顺利将15张上下床运回粮库。其中12张床安置在粮库正房左右两间屋内,每间各放6张,可满足24名男学员的住宿需求;剩余3张床则安在厂里的两间宿舍,供6名女学员居住。从清晨到日暮,四人用高效的协作,让粮库在一天内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清晨的齿轮厂调度会准时召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息。仲明率先将目光投向车间主任仲伟,开门见山问道:

“14号开始的新机床试产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