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李云龙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军装破烂,但精神头十足,“两位副司令,城区残敌基本肃清,俘虏了鬼子一个少将,伪军两个师长,兵工厂那边,老猫正带人清点呢,初步看了一下,好家伙,机器都是新的,子弹生产线就有十几条,”
“干得好,李云龙,”韩楚赞许道,“你小子这次又立头功了,”
“嘿嘿,”李云龙挠了挠头,“主要是司令员指挥得好,同志们打得英勇,哦,对了,兵工厂里还有不少鬼子技术员,被我们堵住了没跑掉,怎么处理?”
肖光接口道:“这个问题很重要。立刻上报司令员和政委。对这些技术人员,我们要争取,不能简单当做俘虏对待。有了他们,我们接手兵工厂就能更快上手。”
很快,刘川的指示就下来了:优待鬼子技术人员,愿意留下的,给予优厚待遇;想走的,经过审查后也可以遣返。同时,紧急从通化、鞍山等地抽调懂技术的干部和工人,火速赶往沈阳,接管兵工厂,力争尽快恢复生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沈阳兵工厂的庞大和先进程度让所有前来接管的干部和技术人员都感到震惊。完整的火炮生产线、步枪生产线、子弹生产线、炮弹装配车间…以及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和半成品。
陈致远教授抚摸着那些精密的机床,激动得手都在颤抖:“太好了,有了这些设备,我们不仅能大规模生产现有的武器,甚至能尝试仿制更先进的火炮和自动化武器,”
李师傅也咧着嘴笑:“这下咱们再也不用为子弹发愁了,我看了一下,只要原料跟上,这条生产线开动起来,一天产出几十万发子弹跟玩似的,”
刘川和聂政委也很快从通化移驻沈阳。站在兵工厂巨大的车间里,看着那些机器,刘川对身边的几位高层说道:“同志们,我们拿到了开启东北宝库的第一把,也是最关键的一把钥匙。但这只是开始。”
聂政委点点头:“是啊,接下来,恢复生产、巩固政权、消化吸收,任务同样艰巨。而且,国民党方面恐怕也不会坐视我们独占沈阳和兵工厂。”
刘亚拿着一份新收到的情报走了过来,脸色凝重:“司令员,政委,我们监听到长春鬼子电台活动异常,频繁使用‘杉’字代号,似乎与某些秘密调动有关。另外,中央转来情报,美军可能直接介入东北,协助国民党军队海运登陆。”
韩楚眉头一拧:“妈的,小鬼子还不死心?还想玩阴的?老毛子也要来插一脚?”
肖光冷静分析:“看来,拿下沈阳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更复杂斗争的开始。”
刘川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我们拿到了这把钥匙,就绝没有再交出去的道理,通知各部,抓紧时间休整补充,以沈阳兵工厂为核心,全力扩大生产,同时,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无论是鬼子的垂死反扑,还是即将到来的复杂局面,我们都要接着,”
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山田乙三不是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吗?我倒要看看,他这份‘杉计划’,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通知老猫,侦察重点,转向长春和边境方向,”
胜利的喜悦还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但一股新的、更加诡谲的暗流,已经开始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