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一次充满创造力的,对抗荒诞的“胜利”,都可能是在为这个世界,挖掘一个更深的疯狂陷阱。
接下来的日子,证明了托尼的预感。
皇后区没有恢复正常。
它进入了稳定的“不正常”状态。
一种“笑话的逻辑”,开始取代物理定律,成为这个区域的底层规则。
彼得的闹钟,不再发出铃声,而是每天早上,用一个冷笑话,将他从梦中“尬”醒。
他用来涂面包的花生酱,会根据当天报纸的头条新闻,自动变成相应的味道——当报道中东局势紧张时,它会是辛辣的;当报道股市上扬时,它会是甜腻的。
这些事,不再让彼得惊慌。
他学会了与它们共存,甚至开始利用它们。
当闪电·汤普森又一次在食堂里,嘲笑他买不起新鞋时,彼得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说了一句:
“你真该尝尝,自己说的话是什么味道。”
下一秒,闪电说出的那些刻薄词语——“穷鬼”、“书呆子”、“怪胎”——真的从空气中凝结成形,变成了散发着墨水味的纸团,塞进了他自己的嘴里。
彼得没有动手,甚至没有提高音量。
他只是运用了这个世界的新规则:在这里,“比喻”拥有了实现的可能。
小主,
这是他写下的第二首诗。
而灾难,也在悄然酝酿。
学校的秋季舞会,即将来临。
这是一个属于荷尔蒙、社交焦虑和廉价礼服的、最经典的青春剧舞台。
而彼得·帕克,想要成为其中的主角。
他想邀请新来的转校生,格温·史黛西。
在街对面的房子里,托尼通过一块数据板,看到了彼得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的词条:“如何不搞砸一切地,邀请一个女孩去舞会”。
“哦,不。”
托尼呻吟了一声,
“这是所有悲剧的开端。一个少年,为了一个女孩,试图去控制,他根本不了解的力量。这剧本我熟。”
高士奇的眉头,也紧紧锁起。
他能感觉到,以“秋季舞会”为中心,一股强大的现实“叙事引力”正在形成。这是“上帝”最